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山仙子孤山癖,爱种梅花向明月。
花香月色两空濛,更借琅玕点幽碧。
带雨遥分前浦云,当窗漫凿峰头石。
移来细细记南枝,种去萧萧映香雪。
移时雨候种时晴,透岭披峦重月白。
初照挥锄若有神,再照清标次第出。
一株新栽鸾凤翮,两株对舞蛟龙立。
三株四株几十株,影摇星斗天文坼。
一锄一杯月倒吸,一株一醉风生腋。
当年何数竹林閒,此日真成君子宅。
罗浮梦杳翠凝裳,湘水魂清玉为骨。
尚忆骑鹤崆峒游,翻恨中无此香色。
撇却手中九节筇,和云好共此闲植。
他年酒醒竹成林,分向瑶池配丹阙。
这首明代诗人徐宏祖的《月中种竹歌》描绘了一幅月夜种竹的奇幻景象。诗中的“香山仙子”与“孤山癖”暗指诗人对梅花的独特喜好,他选择在明亮的月光下种植梅花,营造出花香月色交融的诗意氛围。诗人运用“琅玕”、“幽碧”等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竹子的清新与翠绿。
接着,诗人通过“带雨遥分”、“当窗漫凿”等动作,展现出种竹的细致与专注,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月光下,新栽的竹子如鸾凤展翅,蛟龙挺立,生机勃勃。随着季节变换,雨晴交替,竹子生长迅速,其影摇曳,仿佛星辰落地,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借种竹之乐,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将竹林比作君子的居所,寓意高尚品格。他还回忆起过去的游历,遗憾现实中未能拥有这样的美景。最后,诗人决定放下尘世的牵绊,亲手种竹,期待未来竹林成荫,共享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详
秋空净无极,兀兀片云孤。
不与风同驶,遥令雨自苏。
卷舒如有约,尺寸岂随肤。
我欲神相倚,因之径转无。
为霾并为电,弥天总是云。
谁能绘霄汉,了不作氤氲。
捧日开朝霁,飞霞散夕曛。
此中无一系,何处著纷纷。
出岫何幽独,悠然飏碧空。
遥分秋水影,忽度夕阳风。
长天不留迹,冷月若为容。
归宿应何在,崆峒第一峰。
彩霞竟何往,苍狗自徜佯。
出没千峰迥,夷犹一壑长。
鹜飞难做伴,龙跃岂相忘。
不待为霖日,方令天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