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其二)

嫁娶比邻近,门庭古木幽。

藁砧旧相好,兰玉久从游。

双鹤来何处,孤鸾不到头。

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婚姻就在近邻间发生,两家门庭被古老的树木环绕着。
丈夫藁砧曾是亲密伴侣,妻子兰玉长久以来相伴游走。
两只仙鹤不知从何而来,孤独的鸾鸟命运多舛。
亲戚间的丘嫂出行,悲伤的泪水如白云般飘浮。

注释

嫁娶:婚姻。
比邻:近邻。
门庭:家庭庭院。
古木:古老的树木。
藁砧:古代对丈夫的称呼。
相好:亲密伴侣。
兰玉:女子的美称。
久从游:长久相伴。
双鹤:两只仙鹤。
孤鸾:孤独的鸾鸟。
通家:亲戚间。
丘嫂:姓丘的嫂子。
愁涕:悲伤的泪水。
白云浮:泪水如白云般飘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陈子白的母亲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悼和对家庭亲情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嫁娶相邻的场景,暗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传统。"门庭古木幽"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反映出逝者生前居处的古老与宁静。

"藁砧旧相好,兰玉久从游",藁砧象征着丈夫,这里指陈子白的父亲,"兰玉"则可能代指陈子白本人,言其与母亲长久相伴,如同美玉般珍贵。"双鹤来何处,孤鸾不到头"运用了鹤与鸾的意象,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夫妻和谐,而孤鸾则暗示了丧偶后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亡者无尽的哀思。

最后两句"通家丘嫂行,愁涕白云浮","通家"表示亲密的家族关系,"丘嫂"是对亡者的尊称,"愁涕"表达了诗人及周围人的悲痛之情,"白云浮"则以飘忽不定的白云比喻愁绪,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远和绵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家庭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井陈子白母挽词二首(其一)

哀曲梧桐夜,何年苜蓿盘。

敬夫前辈重,好客妇人难。

十月明朝尽,孤坟落日寒。

鹿门催作黍,此意竟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忆浮家洞

万竹苍苍乌鸟啼,一江渺渺薜萝西。

幽怀动处兰初长,好句来时月已低。

年岁却从为客尽,家书长是倩人题。

疏钟日落孤村立,秋燕梁空归思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方士登母挽词

伤心来讣日,各各为沾衣。

慈母夜长诀,郎君客未归。

短山长笛惨,青草素旗飞。

料得楚人些,连篇说断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代上陈给事二首(其二)

云锦轩楹兰玉阶,暂从仙仗下蓬莱。

良辰歌馆声声起,明月妆楼夜夜开。

天上李藩批敕手,蜀中严武总戎才。

可教问舍悠然去,即下红泥促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