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西园

今日曷不乐,吾园来颇疏。

向晚门庭空,杖策到城隅。

林噪其飞禽,池跃其游鱼。

似怪我来迟,晨朝何往乎。

寂默不应答,暂一尔辈俱。

唼波窥噞喁,集灌听相呼。

复倚逍遥亭,悠然观太虚。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天为何不快乐,我的园子似乎很久没来了。
傍晚时分庭院空荡,我拄着拐杖走到城边。
树林中鸟儿嘈杂,池塘里鱼儿跳跃。
它们好像惊讶我来得晚,清晨我又去了哪里呢。
寂静无声没有回应,只留下你们相伴。
水边的鱼儿唼喋,鸟儿在灌木丛中互相呼唤。
我又靠在逍遥亭,悠然欣赏浩渺的天空。

注释

曷:为何。
颇:很,非常。
向晚:傍晚。
杖策:拄杖。
噪:嘈杂。
跃:跳跃。
怪:惊讶。
何往:去哪里。
尔辈:你们。
俱:一起。
唼波:鱼儿吸水声。
窥噞喁:窥视水面。
集灌:聚集在灌木丛。
逍遥亭:一个亭子。
太虚:广阔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间游园图景。开篇“今日曷不乐,吾园来颇疏”表达了诗人对当日美好时光和园中清幽环境的喜悦之情。随后,“向晚门庭空,杖策到城隅”则描写了傍晚时分,家门前后已无人迹,只有诗人独自持杖策步行至城边。

“林噪其飞禽,池跃其游鱼”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鸟儿在树林中啁啾,鱼儿在池塘中跳跃,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诗人似乎感到自己来到这里有些迟缓,因而自问“似怪我来迟,晨朝何往乎”。

接下来的“寂默不应答,暂一尔辈俱”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之美时的沉思与宁静,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静静地与大自然共存。紧接着,“唼波窥噞喁,集灌听相呼”描绘了一幅水波粼粼、声响交织的画面,诗人仿佛聆听着水流和鸟鸣的声音,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复倚逍遥亭,悠然观太虚”则是诗人再次依靠在亭子上,对着广阔无垠的天空感受着自然界的浩瀚与自己心灵的豁达。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抒情,展现了一个追求宁静、享受孤独美好的意境。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清溪词

谯门之南溪水长,斜晖倒闪青铜光。

下与长江作支股,愁霖涨天江潦黄。

江潦黄,入清溪。

清溪到底终无泥,还如初出秀山时。

形式: 古风

猗猗堂下竹

猗猗堂下竹,我来初萌芽。

生意甚蹇薄,才能出泥沙。

狂霖一夕作,霹雳连轰车。

回首未几日,其成何速耶。

修然数尺高,秀色蔚以佳。

馀阴过盆池,喜跃见鱼鲑。

乃知地道敏,不待岁月赊。

念彼远游子,联翩入京华。

势利勇奔趋,被服争豪奢。

外虽逐喜好,顾盼相陵夸。

中乃昏智识,有损无增加。

曾竹之不如,徒比草木花。

经风已簸落,枯槁良可嗟。

而我方涉世,浩渺无津涯。

因竹亦自悟,慨歌窗日斜。

形式: 古风

移花

春光不徘徊,忽过如插羽。

匆匆陌上儿,移花急风雨。

山波烂襭绣,平日谁指数。

到此俱可怜,轻妍若时女。

我家王城西,披风立环堵。

坐思清兴添,不可佳时负。

晨朝市桃李,百钱得三五。

□□□□□,□□□□□。

□□□□□,□□□□□。

□□□□□,□□若不暇。

□□□□晤,语□□□□。

□□□夜对,青藜方草玄。

形式: 古风

维那观师以偈示余求诗为赠因成两绝句(其二)

夹路长松绿荫繁,送君从此入幽关。

铜瓶锡杖无拘系,正好窥寻瀑水源。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