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率张生及诸弟到建福僧居

沈阴天气昏,忽霁景物好。

墙阴且残雪,池岸已芳草。

愁怀无端涯,强出慰枯槁。

白日当青天,所至豁如埽。

山僧一饭毕,钟鼓不复考。

庭宇若无人,窗轩照丹藻。

徒行不知远,适兴惬所祷。

如觉逍遥游,颇堪谢烦恼。

诸子吾宗秀,张生一经老。

相顾能不言,欢然屡绝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景色焕然一新的景象。诗人刘敞在雨后走出户外,欣赏着残雪未尽、芳草初生的池岸,内心充满愁绪,但强忍着走出户外,以慰藉内心的枯萎与疲惫。阳光普照,山僧已用完一餐,钟鼓声不再响起,庭院空旷无人,窗前的丹藻映照着阳光,诗人独自漫步,不知疲倦,心境豁然开朗,仿佛置身于逍遥游中,烦恼尽消。

接着,诗人转而提到与他一同前往僧居的几位年轻子弟,他们都是家族中的佼佼者,其中一位名叫张生的,对经书有着深厚的造诣。大家相视而笑,没有言语,却心意相通,彼此间的欢聚让人心情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笑声烟消云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雨后清新之景与人情之美的和谐统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初雁

翩翩南飞雁,契阔万里道。

朔雪常逼秋,知几谅宜早。

敌兵盛西北,弓矢断飞鸟。

侧翅锋镝间,悲鸣触怀抱。

往时商山翁,自放亦忘老。

避地吾所师,相望戒轻矫。

形式: 古风

始闻雁

冬夜何漫漫,北风扇凄恻。

始闻南飞羽,稍稍过我侧。

来宾无乃后,恐非岁时忒。

朔方稽常贡,物性随变易。

哀音一何厉,路远霜雪积。

就阳既云归,感义宁自默。

胡为堂上士,抚剑重叹激。

形式: 古风

没蕃士

丁年仕辕门,欲食万里肉。

敌兵方强梁,边境日局缩。

是时十月交,转战大河曲。

落日天地昏,风尘蔽川陆。

我师自凭陵,虏骑出深谷。

路穷矢交坠,壮士同僇辱。

投身致网罟,南向长恸哭。

忠义安可论,功名亦已覆。

悠悠捐岁序,忽忽抱心曲。

每生悔为祸,致死倘还福。

夜渡黄河冰,独依荒榛宿。

狐狸鸣我旁,虎豹相驰逐。

脱身仅毫毛,夜动昼必伏。

肌肤存空骨,性命半鬼箓。

十月到亭堠,门人识风俗。

回头复长望,慷慨泪盈目。

忆昔万人出,今还一身复。

可怜同时辈,视我犹鸿鹄。

永弃绝域中,几时脱臣仆。

叩门谒主帅,长跪向人哭。

可汗甚桀黠,其下亦辑睦。

弩力思长策,勿轻用人属。

形式: 古风

寄子华内翰时亦宿斋是夕风雨

君居白玉堂,我在红药署。

出处岂不同,咫尺限相遇。

风雨闻鸡鸣,节物惊岁暮。

思君正展转,梦中亦知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