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次韵程秀才求作其先人墓志铭》。诗中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家族传承和后世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欲载扬雄老一区,清名不耀力难摹。”借用了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先人留下清名的愿望,但又深知这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名”与“力”相对比,突出了清名的珍贵与不易获得。
颔联“但知穮蓘勤吾事,要以凶丰畀后图。”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态度,即他深知耕种(穮蓘)之事的艰辛,但依然勤奋地去做,因为他知道这些努力最终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未来。这里使用了“凶丰”这一双关语,既指自然界的丰歉,也暗喻人生的得失,强调了对未来负责的重要性。
颈联“有子人人壮门户,新诗句句琢珉瑜。”转而赞美了家族的传承,表示诗人认为家族中有才华的子孙是家族荣耀的象征,他们的新诗如同美玉一般,经过精心雕琢,能够展现出家族的光彩。这里通过“壮门户”和“琢珉瑜”这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家族传承的美好愿景。
尾联“夜光明月毋轻付,误认空空叩鄙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视,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忽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否则可能会误解或轻视它们的价值。这里通过“夜光明月”这一比喻,强调了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后世传承者的期待和告诫。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还深刻探讨了家族传承、个人责任以及文化价值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