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蛤蜊

泊水沈沙族类丰,外缄顽壳力难攻。

虽云眉目亏天巧,谁使琼瑶美内充。

海畔屡曾逢野士,坐间那复识王融。

一樽风味思倾倒,赖有芳鲜可荐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李正民的《食蛤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蛤蜊这一海鲜的品尝体验与思考。

首句“泊水沈沙族类丰”,生动描绘了蛤蜊栖息于水底沙中,种类繁多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海水的宁静与生命的丰富。接着,“外缄顽壳力难攻”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蛤蜊外壳坚硬,难以轻易打开的状态,暗示着其内部的美味需要耐心与技巧去探索。

“虽云眉目亏天巧,谁使琼瑶美内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蛤蜊内部的美比作珍贵的玉石,赞美其内在的丰富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精妙的赞叹。

“海畔屡曾逢野士,坐间那复识王融”则通过对比,将自己在海边多次遇到的普通渔夫与古代文人王融进行对比,强调了对当下生活简单而真实的享受,而非追求古代文人的雅致与高远。

最后,“一樽风味思倾倒,赖有芳鲜可荐公”表达了诗人对蛤蜊美味的深深喜爱,以及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味的愿望,体现了美食带来的喜悦与社交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独到品味和审美情趣,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邦求少监(其一)

投老穷途乃叫阍,再栖琳馆奉高真。

自怜奇蹇生华发,岂有声名继昔人。

梨枣栽培功未半,林泉卜筑兴方新。

看公稳步星辰去,何必乘槎更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邦求少监(其二)

历落嵚崎寓海滨,放怀林壑任吾真。

恩垂雨露沾枯蘖,义重金兰有故人。

玉笋班联年尚少,筠筒诗律意尤新。

三阳交泰逢亨运,策足须登要路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元叔冬至大风

风掀篱落尽攲倾,夜半铜壶冻已生。

塞雁冲寒云路杳,林乌啼晓梦魂惊。

贫探龙颔嗟无策,愁望鸰原祗搅情。

拟学高斋枯淡叟,不妨姓字且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邑少交游相见者以为言故作此诗

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

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