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一)

今年三月日食既,愁云黯黯风摧地。

稚子悭呼新月生,行旅狂奔暮雨至。

父老招予且指示,天狗凶猘恣吞噬。

寒精闪闪不受降,欲灭未灭两争势。

袒跣堕冠仰天视,残星三四如相避。

便欲伐鼓集村市,缴弓注矢快歼殪。

天宇沈沈高莫攀,反袂无声掩双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一次日食现象引发的奇特景象与人们的情绪反应。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日食发生时天空的阴暗、风的猛烈以及自然界的混乱状态。诗人通过“稚子”对新月的期盼与“行旅”的慌乱奔跑,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日食这一自然现象的直观感受。

接着,诗中的“父老”向诗人指点了日食的奇观,描述了“天狗”(古代传说中吞噬日月的怪物)的凶猛吞噬行为,以及天空中寒光闪烁、残星躲避的景象。这种夸张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反映了古人对日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恐惧和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通过击鼓召集村民、准备弓箭来“快歼殪”(快速消灭)“天狗”的强烈愿望,但面对“天宇沈沈高莫攀”的无奈,只能“反袂无声掩双涕”,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和对未知的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情绪,以及他们试图理解和控制自然的尝试。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二)

初夏廿二江头路,路傍野客行相语。

传闻前月十七事可骇,赤日回光光未具。

半空无云天鼓鸣,垣中一星忽飞去。

化为白石沈东海,海水乾枯北风怒。

群龙起立鲸鱼死,掩耳不忍闻他句。

古云变故不虚生,草茅下士那得与。

皇天至仁岂不虑,五纬错迕令人惧。

形式: 古风

题东湖代双江公作

东湖水与银汉通,扶桑倒影冯夷宫。

朝看浴日天门上,暮取明珠月窟中。

天人住此抱奇气,胸藏云梦兼泾渭。

一自龙飞入紫微,客星遂极人间贵。

钓竿拟去倚蓬壶,水槛日日空飞凫。

天子呼来侍玉辇,行人遥指避金吾。

九关虎豹严呵卫,半夜貂裘不遑寐。

误临太液梦沧浪,髣髴渔歌闻鼓枻。

寄语草堂湖上山,许身此日未应閒。

持盈早毕澄清志,不羡当年衣锦还。

形式: 古风

寄牟禾山公

石莲洞畔自结屋,夜听林蛬朝牧犊。

五年不见武昌人,千里伤心楚州绿。

武昌城头车盖多,使君门前雀可罗。

晏起加餐身健否,无翼当如会面何。

形式: 古风

秋暑夜坐

常年七月秋风发,今年过闰犹炎热。

天外飞乌渴自归,阶前碧树阴初歇。

帘栊向晚月生光,步月林间倦思忘。

蛩吟古砌声如诉,露下高枝湿不妨。

月光露气催凉吹,转忆山中閒洞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