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追和东坡壶中九华》,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了一幅奇幻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有人夜半持山去”,想象奇特,仿佛有人在深夜搬走一座山,令人感到原本围绕山峦的浮云暖翠瞬间消失,空旷而寂静。接着,“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反思,比起豪华的居所,诗人更欣赏自然的随意与洒脱。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暗指那位神秘人物可能已经离开尘世,如同赵国之璧般珍贵的人才,如今只能在梦境中追寻。最后,“赖有霜钟难席卷,袖椎来听响玲珑”以霜钟声作结,寓意即使人事变迁,自然之声依然清晰可闻,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倾听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黄庭坚诗风的深沉和意蕴丰富。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富贵常多覆族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
行李淮山三四驿,风波春水一双鸥。
人言离别愁难遣,今日真成始欲愁。
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柚间生贤。
玉台书在犹骚雅,孺子亭荒只草烟。
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
割鸡不合庖丁手,家传风流更著鞭。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
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
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