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千僧釜》由唐代诗人高瀛所作,通过描绘香积厨中空置的铁釜与万年鼎列的庄严景象,以及对再次举行千僧供斋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对佛事活动的虔诚向往。
首句“香积厨空铁釜存”,以“香积厨”这一佛教寺院中的厨房为背景,点明了地点与主题。空置的“铁釜”不仅象征着过去僧侣们共同用餐的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这里的“空”字,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次句“万年鼎列镇山门”,将视角转向了寺院的入口——山门。万年的鼎列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也寓意着佛法的永恒与庄严。这些鼎作为镇守之物,不仅守护着寺院的安宁,也象征着佛法的力量与威严。
后两句“何时再作千僧供,饭罢潮音彻远村”,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举行千僧供斋的渴望。千僧供斋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仪式,象征着僧侣们共同的修行与分享。诗人期待着这样的仪式能够再次举行,不仅是为了满足僧侣们的饮食需求,更是为了传递佛法的教义,让其影响更广泛的信徒和社会。饭后的“潮音”在这里被比喻为佛法的传播之声,它穿越远村,寓意着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广泛传播。
整首诗通过对香积厨、万年鼎、千僧供和潮音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佛法传承与弘扬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