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梦卜求贤》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五色卿云灿陆离,黄麻宣诏出彤墀”,以五彩斑斓的云彩和黄麻制成的诏书,象征着朝廷选拔贤才的盛况。陆离,形容色彩丰富而华丽,这里用来形容云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黄麻宣诏,则是古代选拔人才时的一种仪式,象征着公正与权威。彤墀,红色的殿堂,此处指朝廷,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庄重而辉煌的氛围。
颔联“天教岩筑调商鼎,人识熊车载帝师”,运用了两个典故。"岩筑调商鼎"出自《左传》,意为在艰难困苦中调和国家大事,象征着选拔人才时的艰难与重要性。“熊车载帝师”则出自《史记》,比喻选拔出的贤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能够辅佐君主治理国家。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以及对选拔出的贤才的期待。
颈联“玉烛乾坤皇祚永,金瓯名姓裔夷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烛"象征着天地间和谐美好的景象,"乾坤"代表整个宇宙,"皇祚"指的是帝王的统治,"金瓯"则是形容国家疆域完整,"名姓裔夷知"意味着天下人都知道选拔出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能之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尾联“千秋鱼水非难事,丙魏同心又一时”,以“鱼水”比喻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并非难以达成。"丙魏"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两位贤臣,这里借以表达希望当代也能出现这样的贤臣,共同为国家效力。"同心"则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整联寄寓了诗人对于未来国家繁荣昌盛、人才济济的美好期许。
综上所述,《梦卜求贤》不仅描绘了选拔人才的庄严仪式,更蕴含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人才选拔与君臣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