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

平林漠漠远烟黄。

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

儿家不合近横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傍晚湖畔的宁静画面。

首句“荇带牵风作晚凉”,以“荇带”比喻随风摇曳的水草,生动地描绘了晚风轻拂下水草轻轻摆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柳丝拖水湿斜阳”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柳树的枝条仿佛在水中拖曳,与夕阳的余晖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平林漠漠远烟黄”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辽阔的树林中,远处的烟雾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淡黄,与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忧郁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两句,将目光聚焦于湖面上的一叶扁舟,船上的船夫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冷漠无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思考。同时,通过“送人何处去”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情感深度的湖畔傍晚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六)

半臂银蝉韵字纱,两鬟钿翠粉云斜。

红丝穿泪沁琵琶。

几日绿窗闲睡稳,不知开到玉簪花。

病来帘外是天涯。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七)

愁砑云蓝赋恼公,如今骨出似飞龙。

四年惆怅杏花红。

天上人间春寂寂,东鹣相鲽去匆匆。

相思无益悔相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八)

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

谁将消息报王昌。

晓梦怕逢欢处醒,春宵偏是别来长。

怨郎无益转思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徵招四首(其一)

茂陵不为伤秋病,西风自吹人瘦。

天阔雁书稀,只恨凝蛾袖。

麝烟寒易烬,剩断梦、年年依旧。

离绪无端,俊游都谢,那禁杯酒。雨骤。

战长宵,梧桐树,叶叶乱捎鸳甃。

任道不销魂,到销魂时候,黄花开过否?

第一是、重阳前后。拼夜阑挑尽篝灯,与影儿厮守。

形式: 词牌: 徵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