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斋和尚还翠微(其二)

无诸国远三千里,草履行时不觉遥。

想到故山方丈外,松枝东偃已多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远行僧侣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和修行之路的深刻感悟。

首句“无诸国远三千里”,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送别的距离之遥远,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阔的世界,感受到与友人相隔千山万水的离愁别绪。

次句“草履行时不觉遥”,转而描写僧侣行走时的轻松自在,即使路途遥远,也并未感到疲惫或遥远,体现了僧侣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境界。

第三句“想到故山方丈外”,诗人通过想象,将僧侣的归心比作对故山的向往,方丈之外,意味着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僧侣最终能够回归内心平静之地的祝愿。

最后一句“松枝东偃已多朝”,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松枝在东方低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僧侣修行的漫长过程。这里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对僧侣修行成果的期待与敬仰,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修行的深远,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远斋和尚还翠微(其三)

偶随流水下人间,又睹归云忆旧山。

最爱夜来投宿处,驿楼风定一镫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其一)

枳花树树啼春鸟,梅子青青客到来。

清磬一声山屐响,白头僧把寺门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同家天木黎雨亭访六圆上人(其二)

笋蕨春肥养道颜,劳师石火煮松间。

饱餐香积伊蒲饭,又遣啼莺送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