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余得之,戏作此解

花引春来,手擎春住。芳心一点谁分付。

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

带润偷拈,和香密护。归时自有留连处。

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花朵引领春天到来,紧握春天不放。那颗芬芳的心意该交给谁呢?
轻声歌唱,微微一笑,突然间思绪万千,不经意间已随流水远去。
悄悄地摘取带有露珠的花朵,细心地呵护它的香气。归来时自然会有依恋之处。
它不会随着烟波江水漂流,也不会被轻风带走,不会让刘郎轻易迷失。

注释

花:花朵。
引:引领。
春来:春天的到来。
手:手。
擎:紧握。
春住:留住春天。
芳心:芬芳的心意。
分付:交付。
微歌:轻声歌唱。
微笑:微微一笑。
蓦思量:突然思索。
瞥然:不经意。
抛与:抛向。
东流去:随流水远去。
带润:带有露珠。
偷拈:悄悄采摘。
和香:带着香气。
密护:细心保护。
归时:归来之时。
留连处:依恋的地方。
不随:不会跟随。
烟水:烟波江水。
风:风。
轻把:轻易。
刘郎:泛指男子,这里可能暗指某人。
误:迷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郊野景象。开篇“花引春来,手擎春住”两句,用鲜明的话语勾勒出春天到来的画面,花朵似乎有生命,被春风牵引而来,又被春意所托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于春光易逝的珍惜之情。

“芳心一点谁分付”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独白,似乎在询问这个世界上谁能真正理解这份春意。这里,“芳心”指的是花朵中蕴含的美好与生机,而“一点”则强调了这种美好的微妙和不可分割。

接下来的“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两句,展现了一幅游女以花掷水的情景。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的意象,将其转化为对春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微歌微笑”表现了游女的愉悦心情,而“蓦思量”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瞥然抛与东流去”,则是对这种美好瞬间的释放,花瓣随着水流漂走,宛如时光的流逝。

“带润偷拈,和香密护”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珍视与保护。这里,“带润”指的是含露的花朵,“偷拈”则是细腻地摘取,而“和香密护”,则表现了一种将这份芳香紧紧守护的心情。

最后,“归时自有留连处。不随烟水不随风, 不教轻把刘郎误”三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珍惜以及对流年不舍的复杂情感。“归时自有留连处”,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时依然希望留住这一刻的愿望。而“不随烟水不随风, 不教轻把刘郎误”则是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抗拒和对于美好记忆的一种守护。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游女以花掷水这一生动场景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慨。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柳未三眠,风才一讯。催人步屧吹笙径。

可曾中酒似当时,如今却是看花病。

老愿春迟,愁嫌昼静。秋千院落寒犹剩。

卷帘休问海棠开,相传燕子归来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醉落魄/一斛珠.题赵霞谷所藏吴梦窗亲书词卷

镂花镌叶。满枝风露和香撷。引将芳思归吟箧。

梦与魂同,闲了弄香蝶。小楼帘卷歌声歇。

幽篁独处泉呜咽。短笺空在愁难说。

霜角寒梅,吹碎半江月。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

柳侵阑角。画帘风软红香泊。引人蝴蝶翻轻薄。

已自关情,和梦近来恶。眉梢轻把闲愁著。

如今愁重眉梢弱。双眉不画愁消却。

不道愁痕,来傍眼边觉。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鹧鸪天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