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紫燕却归寻旧主,黄鹂到处唤游人。
东来巢父如相问,为觅风流贺季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诗人吴志淳在曲水之滨设宴,回忆起每年此时的情景。他观察到千家万户燃起榆木火堆,象征着寒食节的到来,而漫天飞舞的杨花则映照出暮春的景色。紫燕回归旧巢,黄鹂鸣叫着吸引游人,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借物寓意,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问候。如果巢父东来,诗人会托他向名叫贺季真的风流人物传达自己的问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交流的春游诗,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不详
竟日过从喜有馀,萧萧行李借僧居。
江云影落山窗静,野水光涵夜月虚。
石臼松烟和露捣,寒林柿叶带霜书。
天涯回首多离思,空有新诗独起予。
十年小隐在青山,喜有东湖屋数间。
门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浑似钓舟閒。
小舟何处问通津,二月东湖柳色新。
老向天涯频见画,一枝曾折送行人。
上楼迎得春归,暗黄著柳依依。
弄野轻寒似水,锦床鸳被,梦回初日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