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俨所作,名为《题子昂枯木竹石》。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碧海珊瑚树”以珊瑚树比喻稀有的珍宝,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事物。接着,“晴窗彩凤翎”描绘了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色彩斑斓的凤凰羽毛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生动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出自然界中的美丽与生机。
“紫苔封琬琰,翠袖倚娉婷”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紫苔覆盖在琬琰(美玉)之上,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之态,也寓意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翠袖倚靠在娉婷(姿态优雅)的女子身上,暗示着一种静谧而优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能暗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或艺术境界的向往。
“秋色淡华屋,凉风生画屏”则将视角转向季节的变化与室内环境的描绘。秋色淡雅,华屋显得更加宁静,凉风拂过,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赋予了生命。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玉堂归老日,松雪洒余馨”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玉堂,常用来形容高雅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理想的归宿。归老日,即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松雪洒余馨,则是用松树和雪花的清雅来象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余馨则意味着这种美好与宁静将永远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