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府戊午鹿呜宴

黄堂燕衎盛衣冠,人道魁星照建安。

多士权衡推月旦,一番桃李属春官。

升歌鸣鹿陪樽俎,好与溟鹏插羽翰。

发策致身须正学,功名久远要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黄堂之上,燕衎之人穿着华丽的衣冠,人们说魁星照亮了建安的天空。
众多才俊被评价如日月分明,新的一轮桃李将由春官掌管。
宴会上,歌声响起,鹿伴着酒宴,期待能与大海之鹏一同展翅飞翔。
通过严谨的学术修养来实现仕途晋升,功名长久需要世人见证。

注释

黄堂:古代官署的代称。
燕衎:宴会快乐的样子。
魁星:象征文运和科举的星辰。
建安: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建安时期的文化氛围。
权衡:衡量评价。
月旦:公正的评价。
春官:古代官职,主管教育或选拔人才。
升歌:宴会上的赞歌。
鸣鹿:鹿鸣,比喻贤者聚会。
溟鹏:大海之鹏,比喻有大志向的人。
发策:发布考试题目。
致身:投身仕途。
正学:严谨的学术。
功名:名声和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黄堂内燕衎之声充满了喜庆与繁华。"人道魁星照建安"一句,通过传说中魁星能够指引方向和吉凶的神话象征,表达着对未来美好祝愿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

接下来的"多士权衡推月旦,一番桃李属春官"两句,则描绘了文武百官在月旦(农历每月初一)聚会,共同商讨国是、赏析文学艺术的盛况。其中"多士"指的是众多有才能的人才,而"权衡"则寓意着公正无私的品评与选择;"一番桃李属春官"中的"一番"暗示了层次分明和等级森严,"桃李"是古代文人隐居之地的象征,这里指的是文学艺术的殿堂,而"春官"则可能指春季的科举考试,也有可能是指负责文化教育的官职。

诗中间两句"升歌鸣鹿陪樽俎,好与溟鹏插羽翰",通过描写宴会上的歌舞升平和乐器之声,以及文人们互相辉映、才华横溢的情景,展现了当时文化盛世的风貌。其中"鸣鹿陪樽俎"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宴席间欢快畅饮的情趣,而"好与溟鹏插羽翰"则是比喻文人们互相尊敬,共同推崇美好的文学作品。

最后两句"发策致身须正学,功名久远要人看"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长远功业成就的期待。其中"发策"指的是开启讨论或制定策略,而"致身"则强调个人行为与学问的重要性;"功名久远要人看"则是希望自己的成就能够被后世所认可和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盛况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文化追求、品德修养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收录诗词(7)

叶梦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隔竹

隔竹斜阳唤小舟,寥寥天柱访仙游。

风声树杪疑笙鹤,云气峰头见翠虬。

凡骨面岩那可蜕,尘容镜水只包羞。

几时肝胆无羁靮,卧看中天素月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瀛洲亭

汝城高处著危阑,人在苍寒缥缈间。

下瞰无边春境界,西来第一处江山。

酒拈重碧酣诗思,柳曳轻黄入笑颜。

阁老可能专此胜,蛾眉花底又催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梅林八景总咏

黄墩巨海通昌国,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仕岆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诵善音,桃源击鼓评民籍。

形式: 古风

芦笋满洲银鲙美,琼花滴露玉醅醇。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