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白泉步过北村访孙胡二子

少日同门客,山居晚共依。

孤村一相访,深树鸟声稀。

面水心逾静,班荆愿不违。

苍苍平野际,还望瞑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傍晚时分一同探访山中隐士的情景,展现了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

首句“少日同门客”,点明了诗人年轻时与同窗好友一同求学的经历,为后文的相聚埋下伏笔。接着“山居晚共依”描绘了他们晚年共同栖息于山中的场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孤村一相访,深树鸟声稀”两句,通过“孤村”与“深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同时以“鸟声稀”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访客的稀少,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面水心逾静,班荆愿不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面水”不仅指物理上的面向水面,更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心逾静”则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平静状态。而“班荆”则是古人席地而坐的习俗,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时光的愿望,并且愿意遵守这份约定,不轻易违背。

最后,“苍苍平野际,还望瞑烟归”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平野与远处归家的炊烟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归家的期待与对生活简单质朴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友情与宁静生活的珍贵价值。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谷子访予别业

谷生怜我独,相访到山家。

碧水孤村抱,垂杨一径斜。

野人共白酒,稚子饭胡麻。

坐爱残阳里,庭槐吐细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怀三屏子

北郭雨冥冥,东山云雾青。

三屏不我对,九柳自吾亭。

短发嗟同病,长歌笑独醒。

临溪抚身世,百载一浮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陆子引

世业机云后,声光慱望前。

使星连禹服,卿月渺吴天。

岸迥山回枕,泥香燕拂船。

壮游应不负,随处有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唐仁夫

象阙指龙洲,天南海北头。

岛夷随使节,山鬼避行舟。

墓采秋蘋奠,乡看昼锦游。

归期定何日,瑶草思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