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谣

潍阳三月花正妍,小家女儿登鞦韆。

中央立木上如盖,盖端周密朱绳悬。

危梯摇摇与绳接,攀援直上肩摩肩。

下有壮夫作驴马,转柱如毂不待鞭。

蜘蛛搏丝足拳曲,风吹蝴蝶飞上天。

眼花心眩不可状,掌中安得裙留仙。

可怜徒博行人笑,十万何曾名一钱。

吁嗟薄俗当可革,黑索何时驴马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鞦韆谣》描绘了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时期,潍阳三月时节,小家女儿们在鞦韆上的欢乐场景。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孩子们在鞦韆上的游戏,以及旁观者和参与者的互动。

“潍阳三月花正妍”,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为整个场景营造了温馨而欢快的氛围。“小家女儿登鞦韆”一句,直接引入主题,将焦点放在了孩子们身上,暗示了他们即将展开的游戏活动。

接下来,“中央立木上如盖,盖端周密朱绳悬”描绘了鞦韆的构造,木架高耸,朱红色的绳索紧密缠绕,既稳固又美观,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的游乐空间。

“危梯摇摇与绳接,攀援直上肩摩肩”描述了孩子们攀爬的过程,虽然梯子摇摇晃晃,但孩子们勇敢地向上攀登,肩并肩地玩耍,充满了童真与活力。

“下有壮夫作驴马,转柱如毂不待鞭”则描绘了下方的壮汉扮演的角色,他们如同驾驭着马匹,通过转动柱子来帮助孩子们上下,体现了成人对孩子们的保护与陪伴。

“蜘蛛搏丝足拳曲,风吹蝴蝶飞上天”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其中,蜘蛛在丝线上跳跃,蝴蝶被风吹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

“眼花心眩不可状,掌中安得裙留仙”表达了观看者对孩子们游戏时情景的惊叹,仿佛置身于仙境,难以用言语形容。

“可怜徒博行人笑,十万何曾名一钱”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尽管孩子们的快乐如此简单纯粹,却往往被忽视或嘲笑,金钱似乎成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最后,“吁嗟薄俗当可革,黑索何时驴马牵”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变社会风气的渴望,希望未来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的快乐得到应有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儿童游戏的乐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某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纻词

春江花暖深复深,江潭双鲤沉复沉。

头上青丝易成练,芳时难买千黄金。

佳人日暮掩芳榭,梨花烟草生夕阴。

山头夜半啼杜宇,白雪摇摇化为雨。

形式: 古风

送立门从侄北上

芳草燕山路,登临思渺漫。

与君磋切意,为客别离难。

花发川途远,鸟飞天路宽。

相思试回首,明月又高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感四章(其一)

野荠甘如饴,杞芽良独苦。

甘苦不相借,物物各城府。

昔我别家时,繁条媚春煦。

时节辄回换,旧意今复睹。

日夕东南风,广陌扬尘土。

道远不能致,采芳待何补。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春感四章(其二)

垂垂株藤花,幽芳閟城郭。

风日扬其晖,当轩何炤灼。

感此青春生,坐愁红颜薄。

生无松柏性,时至殚零落。

所愿近君子,杂佩以为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