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渡口的景象与历史传说,以及对当地神灵的敬畏之情。首句“斛土千钱诡就塘”,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钱塘江畔的富饶与神秘,暗示了渡口的重要性。接着,“风恬日暖綵舟方”描绘了一幅和煦春日里,彩舟在平静江面上航行的美好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一江吴越分疆界,三月烟花正艳阳”两句,不仅点明了钱塘江作为吴越分界的地理意义,也通过“三月烟花”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下来,“航苇谁曾见神异,射潮未免话荒唐”则引入了关于钱塘江潮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现象背后神秘力量的好奇与敬畏。
最后,“涨沙南徙民居奠,永赖神庥敬倍常”强调了钱塘江沿岸居民对神灵的崇拜与依赖,以及这种信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钱塘江畔独特的文化风貌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