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潇湘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水面上泛舟时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猿到夜深啼”,猿猴在深夜里哀鸣,这声音穿透寂静的夜晚,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悲凉的情绪。猿啼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此处以猿啼开篇,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岳麓雁知春”,远处的岳麓山中,大雁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大雁南飞北归,是自然界中对季节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物之一。在这里,诗人通过大雁对春天的感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节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猿啼与雁知春这两个意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类的情感相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言寓意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送广利大师归江东

楚山枫老楚江清,笠挂高帆浪注罂。

真性本无前后际,叶舟谁问去来程。

忘机每与鸥为伴,息念应怜月共明。

想见家山诸弟子,盛誇新赐大师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南雁荡

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台别有天。

官况屡来忘是客,凡襟洗去欲成仙。

祇因紫绶羁尘海,须把黄花种玉田。

药径云关堪驻迹,钓矶风月不须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延福院

洞口花开新佛寺,岭头苔锁古仙坛。

形式:

游南雁荡

碧桃花暖洞门开,遥向春山举一杯。

洒墨几人镌月牖,乘风两度到蓬莱。

绿阴窗户长疑雨,白石林泉半杂苔。

王事贤劳閒未得,趣归猿鹤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