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化城庵

负郭精蓝此最幽,长堤风细柳丝柔。

斋钟远入春湖雨,梵呗惊回古渡鸥。

自有神鱼沾世泽,绝无渔网下清流。

南薰似爱疏狂客,吹散匡床万种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化城庵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联“负郭精蓝此最幽,长堤风细柳丝柔”,开篇即点明了化城庵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城市却又隐匿于幽静之处,长堤上轻柔的春风与垂柳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颔联“斋钟远入春湖雨,梵呗惊回古渡鸥”,进一步渲染了庵内与外界的和谐共生。远处传来的斋钟声仿佛与春雨交融,共同编织出一曲悠扬的自然之歌。而庵内的梵呗之声,却意外地唤醒了古渡口的鸥鸟,形成了一种静谧与生机并存的对比。

颈联“自有神鱼沾世泽,绝无渔网下清流”,通过“神鱼”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化城庵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神鱼象征着吉祥与福泽,而“绝无渔网下清流”则强调了庵内及周边水域的纯净与保护,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南薰似爱疏狂客,吹散匡床万种愁”,以南风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化城庵给予来访者心灵上的慰藉与解脱。南风似乎特别喜爱那些率性而为的客人,它吹散了人们心中的万千愁绪,带来了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化城庵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心灵净化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

释元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雨楼夜泊

落帆亭畔草芊芊,放鹤洲边好泊船。

片席凉分三面水,半湖暝接万家烟。

乌啼霁月高秋晚,角吹清霜旅梦悬。

虽有胜情无胜具,凭栏凝眺重凄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挽嘉禾三烈

我闻虎丘涵剑光,游人千古吊贞娘。

又闻钱塘苏小小,客过唏嘘怜春草。

如兹二妇何足奇,不朽曾不让须眉。

何况云黯燕台月,折玉埋香悼三烈。

三生石上旧因缘,矢志长斋绣佛前。

千回万劫祗一死,共视微躯薄如纸。

为子死孝臣死忠,三心皎皎将毋同。

绝命词成不返顾,倏然遂隔泉壤路。

广柳萧萧易水寒,胥涛日夜撼江干。

楚有兰兮湘有竹,疑化鸳湖满溪绿。

而今行道指丰碑,风雨酸辛猿鸟悲。

试看辽东归来鹤,惜哉九原不可作。

形式: 古风

忆子餐留鸳湖

柳瘦轻烟际,迎风引绪长。

有愁难寄酒,无泪不沾裳。

芳草迟归棹,遥山待好妆。

问君湖畔宿,几见好鸳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鸳鸯湖

沿流一棹晚风凉,莲子花多水亦香。

莫怪成双还打散,由来命薄是鸳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