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宪副赠原都宪用祁主事韵

方岳当齐鲁,行台正百官。

元臣加节钺,宠命出金銮。

河内仍留寇,荆州幸识韩。

冰霜归政府,风月在诗坛。

展也才兼德,猗欤猛济宽。

持平良独易,负重岂辞难。

蔀屋光还照,阴崖气不寒。

盘根资利器,凋瘵藉灵丹。

囹圄经年净,苞苴绝夜干。

泰山崇地位,渤海息波澜。

王事劳行役,亲闱阙问安。

暂辞东土镇,归奉北堂欢。

天上颁鸾诰,庭前拜翠冠。

瑞萱明绣闼,慈竹荫雕阑。

莱彩情方洽,潘舆兴未残。

乡闾誇昼锦,人吏候归鞍。

绣斧欣重睹,湖山为改观。

樗才叨部属,风裁仰云端。

久荷箴规切,都将肺腑刊。

咏歌追吉甫,付与史官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黄仲昭所作的《代陈宪副赠原都宪用祁主事韵》,通过诗中对陈宪副和原都宪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国家、家庭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泰山”、“渤海”、“鸾诰”、“翠冠”等,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崇高地位,也寓意了他们的深远影响。

首句“方岳当齐鲁,行台正百官”,以“方岳”喻指陈宪副的高远地位,“齐鲁”则代表其管辖范围之广,同时暗示其治理能力卓著。“行台正百官”则赞扬其作为行政长官,能够公正地管理百官,体现了其政治智慧和领导力。

接下来的诗句“河内仍留寇,荆州幸识韩”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陈宪副在治理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智慧。通过“留寇”和“识韩”的对比,突出了其在复杂局势下的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冰霜归政府,风月在诗坛”两句,以自然景象象征陈宪副在政治上的坚定与清廉,同时也暗示其在文学上的造诣。这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多才多艺的肯定。

“展也才兼德,猗欤猛济宽”进一步强调了陈宪副在政治才能与道德修养并重的特点,以及其在处理政务时的果断与仁慈。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生动地描绘了陈宪副的形象,表达了对他卓越成就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家庭、对国家深切的关怀与奉献精神,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徐若川秋官山水图用王谏侍御韵

屋上白云閒,屋下流泉好。

遥山几片青,出没林树杪。

浮生堕尘网,局促何其小。

岂若山中人,悠然豁襟抱。

林春花气浓,谷暖莺声早。

安得往从之,谈玄坐昏晓。

形式: 古风

送彭延广归安成

才奉潘舆来,复奉潘舆去。

来忆紫微花,去忆灵椿树。

来去肯辞劳,孝友夙所慕。

雁声催早寒,关河秋色暮。

仗剑出都门,愁心关去住。

秋风五两轻,扬帆入烟雾。

行行到乡山,亲旧欣相顾。

称觞一乐堂,满堂春煦煦。

行看太史占,西江德星聚。

形式: 古风

题四景山水图为李生时爵赋(其一)春景

春意入遥山,渐觉烧痕绿。

驱犊向东皋,一犁雨初足。

田园乐事多,吾将返吾毂。

形式: 古风

题四景山水图为李生时爵赋(其二)夏景

溪亭雨新霁,青山满前轩。

烦熇喜暂息,正襟味道言。

此中有真意,富贵何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