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书案铭》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纲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诗中以“刻香镂彩”开篇,描绘了书案上精美的装饰,通过“纤银卷足”、“照色黄金”等词句,展现了书案的精致与华美。接着,“回花青玉”、“漆华映紫”、“画制舒绿”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书案的色彩斑斓与艺术魅力。
“性广知平,文雕非曲”,则表达了书案不仅外观精美,更蕴含着宽广的知识与平和的智慧。接下来的“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形象地描述了书案在华丽的锦帷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同承载着芳香的丝绸般珍贵。
“敬客礼贤,恭思俨束”,体现了书案作为接待宾客、展示主人风度的重要角色,同时也强调了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与礼遇。最后,“披古通今,察奸理俗”,表达了书案不仅是学习与思考的工具,更是洞察世事、明辨是非的智慧象征。而“仁义可安,忠贞自烛”,则将书案的寓意升华至道德层面,强调了仁爱与忠诚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书案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物质的美,更深刻地揭示了精神与道德的价值,体现了萧纲对于文化和道德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