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取盒

青衣奇计破阴谋,一夕行踪过数州。

方镇已成尾大势,女儿能解主深忧。

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

巾帼从来侠气少,功成身隐更难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红线取盒》由清代诗人严金清所作,描绘了一位女性英雄红线,以其智勇双全,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政治阴谋,保护了君主的安全。诗中不仅展现了红线的机智与勇敢,也体现了她作为女性在古代社会中难得的侠气与担当。

首句“青衣奇计破阴谋”,开篇即点明红线以青衣之身,运用奇策智谋,成功挫败了敌人的诡计。接着,“一夕行踪过数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红线行动的迅速与高效,一夜之间便跨越了多个州县,展现了她的非凡身手和决断力。

“方镇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女儿能解主深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红线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她不仅解除了君主的忧虑,还巧妙地处理了地方势力可能带来的威胁,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髻鬟队里无人识,兵仗丛中看盒收”则通过对比,突出红线的低调与神秘,即使在众多随从和士兵之中,也难以被人察觉其真实身份和行动目的,而当她完成任务后,却能在混乱中从容不迫地收起装有重要物品的盒子,展现了她的冷静与专业。

最后,“巾帼从来侠气少,功成身隐更难求”两句,表达了对红线这一女性英雄的敬佩之情。在古代社会,巾帼英雄本就罕见,而能够在完成重大任务后选择隐退,更是难能可贵,这不仅体现了她的智慧与勇气,也彰显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个人名利的淡泊态度。

综上所述,《红线取盒》不仅是一首赞美女性英雄的佳作,也是对古代智勇双全、敢于担当的女性形象的颂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推崇。

收录诗词(86)

严金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绿珠坠楼

几斛明珠绝代姿,繁华金谷有谁知。

从来艳福难消受,落到名花亦可悲。

报主一心惟两泪,纵身百尺岂三思。

歌台舞榭今何在,夜月秋风笛里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忆江南

咫尺画,画里似吾家。

蟹舍鱼庄烟树外,片帆风送去天涯。江树酒旗斜。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卖花声

秋老画图中,木落山空。满林黄叶打头风。

鸿雁不来江水冷,寂寞渔翁。

莫辨岸西东,桥板能通。荒凉斜日渡前红。

别浦归舟齐晒网,暮色烟笼。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南浦

绿树正阴浓,鸟啼来、恰是烟村破晓。

新雨洗林峦,花落去、还剩残红难扫。

野桥断浦,堤边闲系扁舟小。

回首春归曾未久,依旧天涯芳草。

云开露出青山,水迢迢、楚尾吴头不了。

游倦意阑珊,江乡路、犹忆哪时能到。

余情渺渺,辞荣高蹈如今悄。

举世豪华名利客,输与渔樵多少。

形式: 词牌: 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