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屋常不轻画像赞

芰荷为屋,芙蓉为裳。芳茝纫佩,落英贮粻。

熏以石林,书传之香。瀹以太华,玉井之凉。

濯人间烟火气,毋干吾丘壑姿。

洎夫锦心之与绣肠,发卐庵之韬略,示我武之维扬。

适妙喜国拓吾故疆。

安在乎广莫之野,而无何有之乡。

形式:

鉴赏

此诗《荷屋常不轻画像赞》由宋代高僧释居简所作,其文笔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美的融合。

诗中以“芰荷为屋,芙蓉为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荷屋的美丽景象,荷叶如屋檐,荷花似衣裳,生动展现了荷塘的独特魅力。接着,“芳茝纫佩,落英贮粻”,进一步渲染了荷屋的芳香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熏以石林,书传之香。瀹以太华,玉井之凉”,通过石林的香气和太华山的清凉,以及玉井的甘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最后,“濯人间烟火气,毋干吾丘壑姿”,则直接点明了荷屋远离世俗喧嚣,保持自然本真的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洎夫锦心之与绣肠,发卍庵之韬略,示我武之维扬”,这一部分将荷屋与佛教中的智慧与力量相联系,暗示了荷屋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体现了佛教中“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

“适妙喜国拓吾故疆”,通过“妙喜国”这一佛教概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开拓,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广阔。

“安在乎广莫之野,而无何有之乡”,最后两句以问句形式收尾,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暗示了在精神层面,真正的归宿可能存在于更广阔的天地之间,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释居简对自然、佛教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禅意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义鉴堂画像赞

魁梧轩昂,耿介孤洁。大珠缟夜,轻云拂月。

作成泼天问端来前,只似钉头难于敲折。

东山发源,双峰卷衣。把大苏狂澜,障而东之。

微此老孙子,已而已而。

形式:

高丽指堂讲师画像赞

岩岩指堂,破尘出经。惟其能然,曰聪慧人。

堤圆顿之颓澜,会中下于通津。

横说竖说,匪亏匪盈。全提半提,匪坏匪成。

夫是之谓全体之用兮全体之真。

形式:

妙湛禅师月岩舍利赞

及笄洗妆,一花一香。舍父求度,回度厥父。

父子学空,机先有锋。父死开法,镆铘出匣。

归奉其母,孤山之浒。示生有灭,笑与母诀。

火后舍利,粲如繁星。如金之晶,如玉之明。

堂堂月岩,如空行月。何庸留此,自暴丑拙。

形式: 四言诗

下天竺古镜法师画像赞

伽黎拥肩,不舍夜旦。革履梏足,炎熇不跣。

迹迩世相,而不动不退。心惟玄奥,则唯止唯观。

四辩涌兮澜翻,四筵拥兮冰泮。

特旨住山,灵山未散。洗旧讲榻,萎花新换。

至于戒香逆风,腾播林野。

吾尝比之波利质多罗天树花,此之谓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