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王秀才

功到难搜处,知难始是诗。

自能探虎子,何虑屈男儿。

此道真清气,前贤早白髭。

须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当功夫练到难以寻觅的境地,认识到困难才算是真正的诗歌创作。
若能亲自探索危险与艰难,何必担心男子汉的气概受损。
这条路蕴含着纯洁高雅的气息,前辈们早已为此白了胡须。
应当等待公正的人出现,不吝惜地将才华展现给世人。

注释

功到难搜处:指技艺修炼到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地步。
知难始是诗:意识到创作中的艰难才是进入诗歌创作的开始。
自能探虎子:比喻勇敢地面对和探索最艰难的事物。
何虑屈男儿:何必忧虑男子汉的勇气和尊严受损。
此道:指诗歌创作的道路或方法。
真清气:真正清新高雅的气质或风格。
须教至公手:需要等待真正公正有识之士。
不惜付丹枝:不吝惜地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优秀的平台上,'丹枝'比喻好的机会或平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坚持。"功到难搜处,知难始是诗"表明在深邃难寻之处方能显现真才实学,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接下来"自能探虎子,何虑屈男儿"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不畏艰险,犹如探究猛虎之子一般。

"此道真清气,前贤早白髭"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学问比作清澈之气,同时点出了前人的智慧如同早现白发的沉淀与深邃。紧接着"须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则强调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愿意将自己的学问奉献给那些能够真正领悟的人,即使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探求的执着与尊崇,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贻庐岳陈沆秀才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贻张生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贻徐生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贻惠暹上人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