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山尽两溪头。水合天浮。行人莫赋大江愁。

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渔雁两悠悠。

烟断云收。谁教此水却西流。

载我相思千点泪,还与青楼。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川溪流的景色。"山尽两溪头,水合天浮",展现出山势的尽头,两条溪水汇合,仿佛与天空相接,意境开阔。接下来的"行人莫赋大江愁",劝诫过客不必为江水引发离愁,暗示此处风景优美,足以宽慰人心。

"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芙蓉城象征着美景和繁华,这里的水不仅承载着行人的归舟,也似乎在传递着温馨的送别之情。"渔雁两悠悠",通过渔雁的形象,描绘出流水边的闲适生活,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烟断云收",暗示天气转晴,水面的雾气散去,画面更加清晰。然而,"谁教此水却西流"又引出对流水方向的疑问,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无法逆流的感慨。最后,"载我相思千点泪,还与青楼",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流水之中,化为千滴泪水,寄托了词人对远方青楼(可能指心上人的居所)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程垓的《浪淘沙令》以山水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怀。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其一)

才合又轻离。心事多违。小窗灯影记亲移。

可奈酒酣花困处,不省人归。山翠又如眉。

肠断幽期。相思有梦阿谁知。

莫遣重来风絮乱,不似当时。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破阵子

小小红泥院宇,深深翠色屏帏。

簇定熏炉酥酒软,门外东风寒不知。恰疑三月时。

钗影半欹绿子,歌声轻度红儿。

醉里不愁更漏断,更要梅花看几枝。起来霜月低。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减字木兰花

双双相并。一点红边偏照映。玉剪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几回心曲。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要与仙郎比并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望江南/忆江南.夜泊龙桥滩前遇雨作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烟水两悠悠。

吾老矣,心事几时休。

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安得小书舟。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