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子岭

前岭下陂陀,驿路疑中断。

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

遵路复前驱,平芜睇远岸。

驭者正扬鞭,冈阜重相见。

覆甑各低昂,菁葱而峭茜。

一笑下长辕,徐行将过半。

回首望复岚,烟横如匹练。

借问跨石鞍,何如马道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行经鞍子岭的旅程。首句“前岭下陂陀”写出了道路蜿蜒起伏,紧接着“驿路疑中断”暗示了山路险峻,仿佛路途被中断。随着路径转向,诗人感到天地开阔,“峡转地轴开,山形又一变”,展现了山势的变换之美。

接着,诗人继续前行,“遵路复前驱”描述了马匹在平坦草地上的驰骋,“平芜睇远岸”则描绘了视野中的广阔景色和远处的河岸。在驾驭者的操控下,马儿再次翻越冈阜,山势高低错落,色彩斑斓,“覆甑各低昂,菁葱而峭茜”。

诗人轻松一笑,放慢马速,“一笑下长辕,徐行将过半”,享受着旅程的乐趣。最后,他回首望去,岚气缭绕,“烟横如匹练”,形成了一幅如画的风景。诗人询问是否比石鞍栈道更胜一筹,流露出对眼前自然风光的赞叹与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鞍子岭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展现出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收录诗词(7)

张谦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其一)

七载分携楚水滨,白头吟苦见交亲。

重逢人日题诗地,犹是天涯远客身。

老去残骸还作健,生来傲骨不忧贫。

行行盾鼻书还著,每把高文辄有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其二)

一卷光芒怀葛堂,读书搔首望苍苍。

此生有愿事千古,明日思君天一方。

金碗荒丘悲蔓草,铁函良史凛秋霜。

岐阳此去应回首,记听歌声是楚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抵台阳

奉命梯航赋远征,无多傔从旅囊轻;

乘风有愿追宗悫,击楫无劳羡祖生。

万里恬波通贡道,九天使节重专城。

水程亦有邮签报,历遍重瀛十一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气东南来,初望若积雾。

浙近色转白,濛濛势散布。

次第失峰峦,微茫认林树。

村南万顷田,不辨沟塍处。

廉纤方浥尘,已听檐溜注。

隐几坐空窗,澄怀拟禅悟。

静课趁清宵,一卷《水经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