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喜晴》,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雨水频繁,庄稼生长茂盛的景象,表达了对适时晴天的期盼和喜悦之情。
首句“霖雨频渥沾,黍稻均怒长”描绘了雨水丰沛,滋润着大地,黍稻生长旺盛的景象。接着,“时若正宜旸,迩日晴未放”表达了诗人对晴天的期待,希望阳光能够适时照耀。
“永定遭漫溢,赈救不惜帑”描述了洪水泛滥,政府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进行救援的情景。接下来,“筑堤始安澜,南望萦愁想”表达了在筑堤防洪后,诗人内心感到的宽慰,但仍然为南方可能的灾情担忧。
最后,“痴云渐露空,朱日旋腾朗。豁然天宇开,吾心与俱广”描绘了乌云散去,阳光重现,天空一片开阔,诗人的心胸也随之变得宽广。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