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偶书

华发萧萧不满簪,强扶衰病著朝衫。

寒厅静似阿兰若,佳客少于优钵昙。

诗酒放怀穷亦乐,文移肆骂老难堪。

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稀疏的白发无法全部插满簪子,勉强支撑着病弱的身体穿上朝服。
寒冷的厅堂寂静得如同佛教的修行场所,来访的好友少得像优钵昙花一样罕见。
纵使生活困顿,借诗酒浇愁也能感到快乐,频繁的公文批阅和怒骂老来尤为难以承受。
如果放弃官职,随心所欲地过日子,宁愿在扬州死去也不愿在剑南苟活。

注释

华发:白发。
萧萧:形容稀疏。
不满簪:无法全部插满簪子。
强扶:勉强支撑。
衰病:病弱。
著朝衫:穿上朝服。
寒厅:寒冷的厅堂。
阿兰若:佛教修行处。
优钵昙:梵语,指稀有之花。
诗酒:诗与酒。
穷亦乐:困顿中也感到快乐。
文移:公文。
肆骂:怒骂。
弃官:放弃官职。
飘然计:随心所欲的生活计划。
扬州:地名,历史上有‘扬州十日’的悲剧。
剑南:唐代行政区划,这里泛指南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东斋偶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华发萧萧不满簪”,形象地写出诗人满头白发稀疏,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身体的衰老。次句“强扶衰病著朝衫”则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衰弱,但仍坚持着每日的朝服,显示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寒厅静似阿兰若”运用比喻,将寂静的厅堂比作佛教中的清净之地阿兰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然而,“佳客少于优钵昙”又暗示了人情冷暖,知交稀少,生活孤寂。诗人通过“诗酒放怀穷亦乐”表达出即使生活困顿,也能以诗酒自娱,寻求精神上的乐趣。

“文移肆骂老难堪”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政的不满和愤慨,通过文字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老年时的直言不讳也显得尤为艰难。最后两句“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流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表达了他如果能如愿辞官,宁愿在扬州或剑南之地度过余生,追求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坚韧与无奈,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东窗遣兴三首(其三)

夏浅清阴满,村深白日长。

言多思寂默,酒醒悔猖狂。

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此翁真耄矣,懒放亦何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徘徊西村久之

十日风雨今日晴,衰病忽减思闲行。

接䍦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凫鹥轻。

亭亭孤塔远天碧,曲曲深巷斜阳明。

数家茅屋门昼掩,不闻人声闻碓声。

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馀生。

新年倘有丰年喜,买酒渔村看太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仗锡平老自都城回见访索怡云堂诗

东华软尘飞扑帽,黄金络马人看好。

渠侬胸中谁得知,畏祸忧谗鬓先老。

举世输与平元衡,青山白云过一生。

出门曳杖便千里,白云不约常同行。

敲门剥啄云没履,剧谈未竟还东去。

到山分我一片云,并遣春风吹好句。

形式: 古风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其二)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

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