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水歌》由明代诗人张元祯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诗中开篇即以“我曾扶醉登吴城”起笔,描绘出诗人醉酒后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接着,“纵目长啸清风生”一句,不仅描绘了清风拂面的凉爽感觉,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畅快。随后,诗人以“庐山万叠杳如发,平湖浩荡涵苍冥”描绘出庐山的壮丽与平湖的广阔,通过“览之顿尔宽怀抱,觉得乾坤隘如灶”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心灵的解放与宇宙的渺小感。
“便将结草此栖迟,愒水玩山遂吾好”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山水间安身立命,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然而,现实中的“别来数载居京师,黄埃满目衣裳缁”与“回思昔游不可得,时时清梦来往之”则揭示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与对过去山水之游的怀念。
“苦炎正尔楼前坐,忽君持此来相过。披图恍惚惊心魂,好是良工为予作”描述了诗人面对酷暑时的无奈,以及朋友送来的山水画卷带来的惊喜与共鸣。画卷中的“江流无穷山见影,绝似当时玩时景”仿佛重现了诗人昔日游玩的景象,激发了他对山水的无限遐想。
最后,“是耶非耶子细观,精神飒爽炎威屏。嗟余山水癖难移,奈兹簪组为吾羁。他时公家事一了,便当烂熳寻前时。匡庐山下鄱湖口,买断溪山数千亩。芒鞋竹杖任逍遥,富贵功名付无有”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解脱。他期待着未来能摆脱官场的束缚,彻底回归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情厚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