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

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

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

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谏所作的《题珍溪朱南凤书院》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水书院景象。诗中以雁荡诸峰、芙蓉水、珍溪、琼枝玉树、白石清泉、杏川、草阁、以及春日里的牛羊饮水、黄莺啼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氛围。

首联“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开篇即以雁荡山的壮观景象和芙蓉水的流动,引出珍溪这一地点,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接着,“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两句,通过“琼枝玉树”、“白石清泉”的描绘,不仅凸显了书院环境的清幽雅致,也暗喻了知识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象征着学习环境的高洁与纯净。

“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则进一步展现了书院周边四季变换中的生机与和谐。雨后的杏川,牛羊在溪边饮水,春深时节,草阁中传来黄莺的啼鸣,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律美,也寓意着书院内学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求知、成长的过程。

最后,“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一句,诗人以“神仙地”和“桃源”这两个富有诗意的比喻,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理想的求学之地,无需再寻找其他避世的桃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书院环境的赞美,传达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

收录诗词(54)

朱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溪隐居三首(其一)

竹屋藏书是隐君,双溪水落碧沄沄。

交流转映窗前柳,秀色平分海上云。

碧月影连芳草渡,菱歌声动白鸥群。

兰舟晓起随渔父,濯足归来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双溪隐居三首(其二)

芦花飞处雁初来,万里长空霁色开。

淅淅凉风起高木,瀼瀼白露下苍苔。

青天半覆龙宫上,斜日惊看鸟道回。

雁荡南头缑岭北,此中佳境即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双溪隐居三首(其三)

落日西林树影斜,一川新水上平沙。

眼中万事真如寄,湖上孤舟可当家。

银汉不流天似洗,水禽无语浪生花。

张骞原是忙中客,西域归来又泛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皋别盘石朱尧清

西岑落叶正纷纷,江上风高起白云。

锦席淹留当岁暮,画船摇曳又黄昏。

歌声欲动城边浪,雁影遥分塞上群。

共踏紫阳山下路,自知年力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