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十吟(其六)折

白玉堂深夜色寒,玉儿和月倚蓬山。

高情不似章台柳,也许馀人取次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白玉堂深夜色寒",以“白玉堂”象征梅花的高雅与纯洁,夜晚的寒冷更衬托出梅花坚韧不拔的品格。"玉儿和月倚蓬山",将梅花拟人化,仿佛一位身着玉衣的女子,与明月相伴,倚靠在蓬莱山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高情不似章台柳,也许馀人取次攀",对比了梅花与章台柳的不同。章台柳以其柔弱易折的特点,常被人们随意攀折,象征着世间的轻浮与短暂。而梅花则以其高洁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俗行为的批判,以及对高尚情操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梅花十吟(其七)嗅

手撚冰蕤步月华,暗香先已透垂瓜。

寿阳毕竟无才思,但卧含章拂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梅花十吟(其八)浸

玉骨浑将山麝熏,冰肌得水更精神。

淩波微步东风软,羞杀当年洛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花木八咏(其三)荷叶露

仗下华清赐浴时,温泉香腻洗凝脂。

团花翠壁琉璃滑,狼藉珠玑醉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花木八咏(其五)菊花霜

风帘斜揭玉钩栏,端正楼高烛影残。

宿酒困人梳洗懒,从教残粉涴金钿。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