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尚书芦雁

黄芦萧萧波渺渺,六花飞入江天杳。

远渚长林落叶空,平沙断迹行人少。

嗈嗈鸿雁自随阳,饮啄飞鸣古岸傍。

几点遥横关塞远,数声迥隔云山长。

乃知良工妙无敌,笔揽造化留真迹。

摩挲此画赋新题,崔氏已无空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题方尚书芦雁》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萧瑟景象。首句“黄芦萧萧波渺渺”,以芦苇的黄叶和浩渺的江水,营造出一种凄清而辽阔的氛围。接着,“六花飞入江天杳”中的“六花”可能指雪花,暗示季节转凉,飞舞的雪花融入江天,消失在远方。

“远渚长林落叶空,平沙断迹行人少”进一步描绘了远处小洲、密林中落叶飘零,道路上几乎不见行人的寂静画面,渲染出孤寂冷清的意境。随后,“嗈嗈鸿雁自随阳”聚焦于主题,鸿雁南飞,叫声悲凉,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增添了动态感。

“饮啄飞鸣古岸傍”写鸿雁在岸边觅食饮水,飞翔鸣叫,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最后两句“几点遥横关塞远,数声迥隔云山长”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鸿雁身影在关塞和云山之间若隐若现,遥远而渺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人杨荣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画家的技艺高超,认为其作品能捕捉自然之美,仿佛是造化的真迹。他感慨地表示,即使崔氏这样的名家也难以企及,自己只能在欣赏之余,为这幅画题诗,表达敬佩之情。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赞赏。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吴尚书山水图

青山嵯峨半空立,万叠芙蓉紫烟湿。

峰前昨夜春雨深,绕涧飞花水流急。

隔屿人烟凡几家,一径苍苔石磴斜。

溪回路细长芳草,月落幽林归早鸦。

山深洞口行人少,白云飞堕青山杪。

恍见沧洲树色微,如闻古寺钟声杳。

茅檐日出鸡犬喧,十里烟光连远村。

依稀乍疑筼筜谷,彷佛自是桃花源。

乃知画者通玄理,点染天机笔锋里。

尚书爱此欣得之,素壁高堂见山水。

人间美景不易寻,此图直比双南金。

玉堂展卷慕清绝,爽气萧萧风满林。

形式: 古风

赋西山送教谕周公明赴长洲

西山屹立何雄哉,倚天盘地高崔嵬。

壮气峥嵘逼太华,秀色缥缈连蓬莱。

蓬莱咫尺临天阙,遥对兹山最奇绝。

龙楼凤阁接飞云,玉殿瑶阶照晴雪。

周君文采儒林英,萧萧白发沾恩荣。

宦程初赴天官考,教铎还为吴郡行。

今晨告别何草草,祖帐离筵蓟门道。

回望西山叠翠屏,万古青青应自好。

长洲花发春日初,绿水荡漾青芙蕖。

皋比坐讲有馀暇,还念西山相忆无。

形式: 古风

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云冠霞帔帘幕深,慈亲寿考多欢心。

华觞累进浮香气,轻舆几度来花阴。

慈亲安乐萱长茂,九天雨露栽培厚。

有待他年昼锦还,拜舞花前庆亲寿。

形式: 古风

题夏尚书横披山水

青山绵亘何盘盘,空翠杳霭连冈峦。

千寻黛色云中出,万叠芙蓉天际看。

悬崖峭壁真奇绝,百尺飞泉洒晴雪。

石磴高低入渺茫,岚光远近相明灭。

其中茅屋临水开,野桥曲涧纷萦回。

抱琴客向谁家去,鼓棹人从何处来。

百花烂漫争妍媚,远树参差带新霁。

初疑盘谷隔风烟,忽讶桃源在尘世。

人间此景那可逢,嗟哉画史何其工。

摩挲展玩不忍释,为写清兴思无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