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吟二首(其二)

近天不必城南社,范蠡湖头一茅宇。

瓜生陇上已离离,亘长南山少荒土。

出门岂识卿相尊,对客何忧子孙鲁。

岁祈五风十日雨,上无飞蝗下无虎。

四海从今尽中国,作歌且为歌洪武。

但存父子与君臣,风俗当如结绳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贝琼以“耕乐吟”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近天不必城南社,范蠡湖头一茅宇”,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范蠡湖头的一座简陋茅屋,虽不奢华,却能让人远离世俗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

“瓜生陇上已离离,亘长南山少荒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田间作物生长茂盛,山野间土地肥沃,没有荒芜之象,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的场景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寓意着农事丰收,生活富足。

“出门岂识卿相尊,对客何忧子孙鲁”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权贵的不屑,以及对朴实生活的推崇。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无需担心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必忧虑后代的教育问题,因为这里的生活简单而纯粹,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尔虞我诈。

“岁祈五风十日雨,上无飞蝗下无虎”描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美好愿望,希望每年都能得到适宜的雨水,避免自然灾害,让生活更加稳定和安宁。

最后,“四海从今尽中国,作歌且为歌洪武。但存父子与君臣,风俗当如结绳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愿景,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翁谣

海翁随白鸥,白鸥亦不惊。

千金散如土,身与白鸥轻。

问翁甲子翁但笑,人间岂识女期生。

祖龙一别阜乡晚,已见六鳌脊腐三山倾。

天空潮落夜如水,月色下照珠宫明。

麻姑到家急汛扫桃核,酌酒为劝王方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壬子春二月既望乘君子材拈余重游殳山遂燕陆景远氏来青堂与者丁一鹤董祖南景远父子及余季子翱一觞一咏不啻兰亭之会也酒半移尊公主墓侧而董海翁亦至子材遂大醉卧石上不能起命两童掖之登舟余与众客至东山兴尽而返目赋一首以纪其事云

老夫一月不见山,山癖无医殊未瘳。

野桃作花已烂熳,故人约我山中游。

日车出海风雨收,千岩万壑清如秋。

帝子何年上天去,黄鸟历历鸣相求。

来青堂上坐终日,饮酒况得公茔流。

金刀割鲜气颇壮,向日下地仍相留。

酒酣长歌动左右,诗成落笔蟠银钩。

平生快意在一适,放浪岂知公与侯。

玉台王母自千劫,海屋老人今几筹。

青春无价须秉烛,明朝花落令人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徐复初参政骢马图

青骢万里来安西,五花满身玉削蹄。

将军大雪骑出塞,风鬃未洗龙城泥。

何人落笔通造化,天上房星降中夜。

朱衣老奚惊有神,不独开元数曹霸。

漠南漠北千帐空,将军赐爵论边功。

此马岂与凡马同,解鞍落日从远放,黄金台高春草丰。

形式: 古风

吴山人诗

吴山人,读书不作章句儒,西上玉笥观匡庐。

寻龙经在神莫閟,金碗玉杯何处无。

负士哀哀者鄮氏,兄死无儿惟有弟。

山人为卜范萧峰,水抱山回上田美。

紫荆一荣复一枯,冈头日落啼老乌。

百金报吴笑不顾,一诗价重双明珠。

君不见孙生瓜熟能供客,客指黄花洞前域。

山空白鹤今有村,白鹤南飞杳无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