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桑氏两通判致政为题杏花书屋图

旧有读书处,杏花深雨中。

人归发未白,春好树仍红。

富贵浮生外,弟兄吾道同。

门前千谢令,屋下两陶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喜桑氏两通判致政为题杏花书屋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首句“旧有读书处”,点出杏花书屋曾是诗人或友人过去研读诗书的地方,充满了书香气息。接下来的“杏花深雨中”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出春雨绵绵中杏花盛开的场景,富有诗意。

“人归发未白,春好树仍红”两句,诗人以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个人的感慨。尽管岁月流逝,读书人已经离开,但春光依旧,杏树依然红艳,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永恒。

“富贵浮生外,弟兄吾道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志趣与富贵功名区分开来,强调了友情和道义的坚守,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门前千谢令,屋下两陶翁”,以“千谢令”和“两陶翁”两个典故,赞美了桑氏兄弟的清雅生活和淡泊名利的态度,暗寓他们如古代隐士谢灵运和陶渊明般的生活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杏花书屋为载体,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读书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冬日过田家

门枕碧流尽,垂杨列岸齐。

树中茅映屋,垣外菜分畦。

噪雀丛晴薄,行人影潦溪。

犬声吹暗窦,牛迹匊阴蹊。

罄折欢迎客,盘飧趣馔鸡。

温言谢郑重,勤意效扶携。

设座蒲重荐,防飔壁旋泥。

奔奔役邻舍,拜拜教孙儿。

滞饮容杯缓,延留怕日低。

性情兼礼数,真至见天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散木高居图赠吴元璧

旧有茅堂依散木,挂冠于此寄高风。

鹿柴山水新图里,蚁国功名昨梦中。

闭户著书今日始,拿舟问字远人通。

黄州到了休重说,桑梓斜阳看醉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水船

我爱君家春水船,江湖已赋卜居篇。

不凭寸地可作屋,尽住清溪无税钱。

凉月荡人檐影下,晚波跳梦枕屏前。

便从画舫斋中看,鸂鶒鸬鹚相对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林堂杂咏

再拜逢迎觉不便,迟迟筋力且衰年。

林堂看雨开春酌,午枕便风夺夜眠。

收蜜买茶供岁计,晒书烘画合閒缘。

交游往往通朝报,荣辱升沈一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