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补阙入朝

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

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

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平原门下有很多人,唯他受恩最多却未丧命。
常常感叹陆家兄弟人数少,更加怜悯杨氏家族的子孙贫困。
简陋的柴门前怎容得下高官的车马,粗劣的鲁酒怎能满足近臣的醉意。
幸好还有军中的遗命留存,他依然能谈笑自若面对世事纷扰。

注释

平原门下:指平原君赵胜的门客。
恩多:指受到的恩惠很多。
杀身:丧命。
陆家兄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陆姓家族。
怜:同情。
柴门:简陋的木门,形容贫穷。
施行马:有权势者的车马。
鲁酒:指鲁地粗糙的酒。
近臣:皇帝或权贵身边的亲近官员。
遗令:死者留下的命令或遗言。
谈笑:轻松交谈。
风尘:比喻世事的艰难和动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描述平凡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一句,讲述了平民在和平时期享受到的福泽,没有经历战争带来的屠戮,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些家族衰败、后代不兴的哀叹,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贫困家庭的同情心。这里的陆家兄弟和杨氏子孙,或许是指具体的人物,或者只是代表性的家族名称,用以反映出社会上的种种不幸。

"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则描绘了一幅田园诗意中的生活图景。柴门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家门,而"施行马"可能是指在田间耕作的马匹;"鲁酒那堪醉近臣"则形象地表达了酒足以供日常饮用,且足够让人感到愉悦。

最后两句"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记忆依然珍视,即便是在军队生活中的命令与纪律,也成为了他内心的一种依靠。同时,"犹将谈笑对风尘"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平淡中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

鲍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官员、诗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考中进士科,历任节度使府僚属。大历五年(770年)召入朝廷任职方员外郎。后召入朝廷任御史大夫,历任福建、江西观察使,又召入朝廷授任左散骑常侍。跟随唐德宗李适到奉天,升任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贞元元年(785年),主持策试贤良方正科。后不得志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宣

  • 字:子慎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722年--790年

相关古诗词

元日早朝行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形式: 古风

忆长安.二月

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

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

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感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形式: 古风

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奉寄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