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木

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

节高工碍手,倚壁快扶人。

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

他时俘颉利,拜赐敢忘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弯曲的木材本性独特,被尊为宴席上的珍贵之物。
它的硬度让技艺精湛的人也感到棘手,但倚靠在墙上却能给人提供支撑。
无需询问它从何而来,最终它将成为炉火下的柴薪。
将来若能俘获敌酋颉利,我定会铭记恩赐,鞠躬尽瘁。

注释

曲木:弯曲的木材。
天然性:自然特性。
叨名:有幸得到。
席上珍:宴席上的珍贵物品。
节高:坚硬。
碍手:难以处理。
倚壁:倚靠墙壁。
快扶人:快速提供支撑。
莫问:不必问。
西来意:来历或意图。
灶下薪:炉火下的柴薪。
他时:将来。
俘颉利:俘虏敌酋颉利。
拜赐:接受赏赐。
忘身:忘记自身安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灵寿木》,通过对一棵古树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诗中“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棵树自然生长、曲折有致的赞赏之情,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宝贵价值。

接着,“节高工碍手,倚壁快扶人”写出了这棵古木因其枝干高大而不易被斫伐,同时又能为行者提供休息与依托的便利。诗人通过这种描写,暗示了自然物的生命力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则是在说这棵树虽然来源未知,但最终仍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比如成为取暖的柴火。诗人通过这一转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物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思考。

最后,“他时俘颉利,拜赐敢忘身”则是说在古代,这棵树或许曾经给予过什么好处,如今即使它已成为普通的柴火,诗人也不忍心忘记它曾经带来的恩惠。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自然物的一种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价值不因时间流逝而消减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花时对雪

急霰飘零际,群芳烂熳中。

半开先逐水,未落已随风。

兵渡金陵破,尘来绣岭空。

谁能劳樽酒,暂使客颜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苏子瞻哀辞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还卷答徐长官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邻居张民师友孝斋

岁晚何人念孔怀,北斋风景似南斋。

夜寒几借阳城被,归兴徒穿杜子鞋。

乌鸟争巢时坠屋,丛萱得雨乱侵阶。

闭门朗讽閒居赋,一任红尘涨六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