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

又到黄州旧雪堂,雪堂文字断人肠。

紫烟有路连桐柏,清浪何年看洛阳。

北望神州皆晋土,谁为党字岂苍王。

先王读论空流血,浩浩乾坤此话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再次来到黄州那古老的雪堂,雪堂中的文字让人肝肠寸断。
紫色的烟雾仿佛有路通往桐柏山,何时能再见到洛阳的清澈江浪?
北望中原大地都是晋朝的土地,又有谁能为我解读这乱世之中的'党'字,难道是苍天之王?
先贤们研读《论语》却徒然流下鲜血,这浩渺天地间,这样的感慨绵延不绝。

注释

黄州:地名,苏轼曾被贬于此。
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以雪命名。
晋土:指中原地区,晋代曾统治此地。
党字:此处可能暗指政治纷争或党派之争。
苍王:可能指苍天或者历史上的王者,这里借指上天。
流血: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牺牲。
浩浩乾坤:形容天地广大,也暗示历史的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雪堂》,表达了诗人对故地黄州雪堂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沧桑和国家命运的感慨。首句“又到黄州旧雪堂”点明诗人重游旧地,勾起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雪堂文字断人肠"则暗示了雪堂中留下的文字或诗篇感人至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

接下来,“紫烟有路连桐柏,清浪何年看洛阳”描绘了雪堂周围的环境,想象着从这里可以望见桐柏山的紫色烟雾,以及远方洛阳的清波,寓言般的表达中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北望神州皆晋土,谁为党字岂苍王”表达了诗人北望中原,感叹如今的领土已非昔日晋地,而“党字岂苍王”暗指时局动荡,无人能担当起救国重任,流露出对国家分裂和统治者无能的忧虑。

最后两句,“先王读论空流血,浩浩乾坤此话长”借先王读《论语》的典故,表达了对儒家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认为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话语中的悲愤之情显得深沉而绵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直抒胸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寒百司作暇独入局观雪简张直阁

书生赋分合清愁,官与休辰不自休。

特地忍寒开省署,谁家见雪似瀛洲。

白银殿阁云中看,素李园林月下游。

说与南湖张秘阁,速来同直道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雪晴

煜煜阳光动,欣欣客意宽。

雪消田已润,霜重露仍乾。

半世长行脚,经年未解鞍。

管晴兼管雨,何日得心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鹿鸣燕次韵和权帅汤提刑时二弟皆预乡荐

使家亲劝驾,贱子辱同升。

晓月鸰原聚,秋空雁字凌。

燕山惭五桂,西海继三鹏。

况藉吹嘘力,扶摇正可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黄寺丞挽诗(其二)

白鹿人先去,西坡事又非。

客情何所向,老泪不禁挥。

日短輀车急,山寒冢未腓。

犹闻辞楚辟,来救越民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