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茶词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

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烛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

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

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

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

暗想当时,探春连云询篁竹。

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形式: 词牌: 看花回

翻译

夜晚漫长,在兰堂中饮酒,半靠在玉制的座椅上。
首饰散落,鞋子也掉了,这是醉酒后的景象,花影摇曳,蜡烛将尽,欢乐还未消散,歌舞声断断续续。
催促煮茶,立即烹煮冰冷的泉水,井边水声如飞瀑落下。
纤细的手指缓缓转动,连环饰品相碰,茶面上渐渐浮起银色米粒。
香气引来春风,仿佛手中握着岭南闽地的新茶,满满的一捧。
暗自回想那时,探寻春天的美景询问竹林。
怎么才能归来,看着鬓发已白,只能寄托于杯中的绿色液体。

注释

永:漫长。
兰堂:装饰有兰花的厅堂。
颓玉:形容玉制座椅的优雅姿态。
烂熳:繁盛、散乱。
坠钿堕履:形容首饰和鞋子掉落。
阑:尽,完。
舞燕歌珠:比喻歌舞的热闹场景。
寒泉:冷冽的泉水。
瓶窦:井口。
银粟:形容茶沫像银色的谷粒。
香引:香气引导。
粤岭闽溪:广东和福建的山岭溪流。
探春:探寻春天。
篁竹:竹林。
鬓将老:形容鬓发已白,年岁已高。
绿:指酒。

鉴赏

这首《看花回·茶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饮酒赏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夜晚宴饮的醉人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兰堂中沉醉于美酒佳肴,半倚玉塌,女子们轻盈地步态和首饰的散落,展现出醉态朦胧的欢乐气氛。舞燕歌珠的旋律时断时续,暗示着夜宴的热闹与余韵。

接着,诗人描述了煮茶的过程,泉水从冷井中汲取,声音如飞瀑般清脆,女子们纤细的手指轻轻搅拌,茶香四溢,仿佛带着春风吹过岭南闽溪的气息。这一幕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茶香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最后,诗人借探春之景,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感叹自己鬓发已斑白,只能借酒消愁。整首词以茶为纽带,串联起饮酒、赏花、品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黄庭坚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深沉,这首《看花回·茶词》便是其艺术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贺圣朝

脱霜披茜初登第。名高得意。

樱桃荣宴玉墀游,领群仙行缀。佳人何事。

轻相戏道,得之何济。

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形式: 词牌: 贺圣朝

宴桃源/如梦令.书赵伯充家上姬领巾

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

茶饭可曾忺,镜中赢得销瘦。生受。生受。

更被养娘催绣。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捣练子

梅凋粉,柳摇金。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桃源忆故人

碧天露洗春容净。淡月晓收残晕。花上密烟飘尽。

花底莺声嫩。云归楚峡厌厌困。两点遥山新恨。

和泪暗弹红粉。生怕人来问。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