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草六章

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

往哲是模,岂繄自今。顾瞻飞鸟,爰写鸣琴。

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

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时乎不遇,考槃斯托。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

晤言诜诜,遂及笑歌。今我不乐,来日如何。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

庸知所好,淡薄自耑。优哉悠哉,聊以永年。

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

心遥晷驶,言念綦切。巧者劳劳,我任其拙。

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饥则待炊,閒当命卮。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谐。开篇“萋萋丰草,漠漠长林”描绘了一片茂盛的草地与辽阔的森林,营造出一种广阔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裴回昕夕,实慰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心灵的慰藉。

接着,“往哲是模,岂繄自今”,诗人回顾历史,思考古人如何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智慧,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与向往。“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描述了古代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时乎不遇,考槃斯托”,表达了诗人面对时不我与的无奈,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平和与美好。“招从邻曲,幽事实多”,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丰富而宁静的生活。“今我不乐,来日如何”,表达了对当下快乐生活的珍惜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引用孔子的话,强调了面对得失时的智慧与从容。“苟能衡命,不讳执鞭”,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满足与快乐的态度。“优哉悠哉,聊以永年”,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提醒人们要明智地对待生命与生活。“漱彼清泠,荫此嘉樾”,描绘了诗人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心遥晷驶,言念綦切”,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思。“巧者劳劳,我任其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坚持。“舍生徇物,岂情所宜”,表达了对追求物质而非精神价值的反思。“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满足与超越。“饥则待炊,閒当命卮”,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平静与自在。“寤寐无忝,庶其免而”,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与自我完善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历史与道德的感悟与理解,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63)

区怀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其一)

临流高阁塔崔嵬,秋色澄清嘉宴开。

时序催人惊叶落,江风度曲送觞来。

新亭入目思千缕,往事萦心肠九回。

留得东山片石在,川陵姓字应同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其二)

塔倚层崖一望嵬,登临竟日笑颜开。

舟浮碧水孤帆远,筵对青山秋色来。

爽籁徐鸣鱼出听,夕阳几处鸟飞回。

曾闻作赋男儿事,好向山灵乞异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其三)

振衣千仞莫辞嵬,一日登临万象开。

山水有灵生我辈,英雄何事借才来。

高歌一曲行云遏,斗酒百篇天籁回。

赤壁当年前后赋,苏公应信是仙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其四)

山穷绝顶已崔嵬,更向峰头七级开。

乍见彩云浮塔去,忽闻清磬送音来。

樽中有酒英辞醉,座上行歌能几回。

今夕月明须共赏,休贪睡梦负灵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