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小移步障,闲泛灵楂,西子湖畔。

大好清游,苏白也应相羡。

康乐行窝随地筑,达摩芦叶沿流转。

斗奇情,有浮梅槛稳,驾霄亭健。

念往事、风流消歇,二百年来,犹有馀恋。

坐对湖山,昔日胜游谁见。

几处神楼空结想,十年船会难如愿。

只荒凉,薛家庐,曲阑凭遍。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鉴赏

这首《倦寻芳》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描绘了西湖边的景致与历史变迁,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开篇“小移步障,闲泛灵楂”,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宁静生活场景,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接着“西子湖畔”点明地点,西湖之美跃然纸上。

“大好清游,苏白也应相羡”一句,借苏轼和白居易两位古代文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

“康乐行窝随地筑,达摩芦叶沿流转”则将目光转向历史,康乐寺与达摩芦叶的典故,不仅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斗奇情,有浮梅槛稳,驾霄亭健”描绘了西湖边的建筑景观,浮梅槛与驾霄亭,既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念往事、风流消歇,二百年来,犹有馀恋”一句,诗人回望历史,感叹往日的繁华已逝,但对西湖的情感却依然深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坐对湖山,昔日胜游谁见”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独自面对湖光山色,回想过去的欢聚时刻,却无人能共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几处神楼空结想,十年船会难如愿”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又意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增添了几分无奈与感慨。

最后,“只荒凉,薛家庐,曲阑凭遍”以薛家庐的荒凉景象收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诗人站在曲阑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心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

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云水一登楼。

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

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瑶华慢.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

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

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

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

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

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

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形式: 词牌: 瑶华

绿意.咏菜

枝枝嫩绿。向竹篱小圃,鸭嘴亲斸。

付与厨娘,乱切琼瑶,珍重素心盈掬。

安排翠釜休轻戛,要炼取、玉脂酣足。

看雪瓷、奉出兰芽,压倒蟹胥鱼鱐。

知否琼筵绮席,有人拥五鼎,珍餍梁肉。

脱落残牙,拌谢肥甘,不许蔬园羊蹴。

天教领略冰霜味,莫负了、登盘寒玉。

更瓮中、碎渍晶盐,好伴箨龙春熟。

形式: 词牌: 疏影

解连环

苦心旋干。尚狐疑未定,已埋重搰。

趁漏静、纤指推敲,乍移换羽宫,一行鳞列。

转绿回黄,认来往、双双蛩蟨。

任先偏后伍,鸾凤换巢,鸟鼠同穴。灯前破颜一笑。

笑灵机顿转。前后都活。

宛画成、八卦先天,看错综阴阳,奇偶重叠。

斗角勾心,也算擅、红闺奇点。

恁前人、翠髯撚断,十棋便辍。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