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谢家的山水都属于你家,我们曾一起度过青春年华。
竹林中的竹鸡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歇息,溪边的鸂鶒踏过金色沙粒。
夜晚登上高楼坐着赏三层明月,春天来临时欣赏五彩斑斓的花朵。
昨天西风吹起,勾起了我回家的思绪,满船的落叶飘向远方的天涯。

注释

山水:自然景色,这里指代美好的生活环境。
持钩掷岁华:持钩游戏,比喻共度青春时光。
竹鸡:竹林中的鸟类,叫声清脆。
接果:观赏花开花落,引申为欣赏自然之美。
西风:秋风,常引发思乡之情。
凉叶:秋天落叶,象征着季节更迭和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清泉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谢家山水属君家"一句点出了诗中主人公与友人的渊源,通过共同经历过的岁月来加强彼此的情感联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友谊深厚的一种抒情。

"曾共持钩掷岁华"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位朋友在过去岁月中共同度过的时光,"持钩"可能隐喻着两人共同劳作或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掷岁华"则是时间流逝的写照,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景象。竹鸡在竹林间安然入睡,溪水中小鱼戏于金色的细沙,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界面。

"登楼夜坐三层月"则转换了诗人的情感和场景,从日常生活到夜晚独处的境遇。三层月亮映照在水中,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深邃。

"接果春看五色花"则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和向往,春天里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生动写照,也象征着希望与憧憬。

最后两句"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西风吹拂,激起了诗人的归巢之情,满船的凉叶似乎是时间流逝和旅途孤独的一种象征,而"天涯"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寥廓与无尽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从对友情的怀念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再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又微妙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7)

章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字:丽山
  • 生卒年:836—905年

相关古诗词

寄江东道友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边将

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宛转龙蟠金剑雪,连钱豹躩绣旗风。

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

只有河源与辽海,如今全属指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婺州苏员外

帝念琼枝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

鸾从阙下虽辞侣,雁到江都却续行。

烟月一时搜古句,山川两地植甘棠。

即看龙虎西归去,便佐羲轩活万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说静中偏爱竹,自看疏密种秋烟。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