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忆团城古松,寄小汀

问苍官、不知其纪,液波南北萦带。

日边楼阁凭高起,拱揖满天霜黛。凝翠霭。

拥一片仙云,宛宛擎车盖。柯条未改。

又独干孤撑,万针丛缀,韦偃见应拜。

灵和柳,张绪当年故态。华颠仍照人海。

树犹如此人无恙,磊落岁寒同耐。君自爱。

盼万一河清,遥共苍髯待。巢痕尚在。

倘相对轩渠,含元殿下,重倚树潇洒。

形式:

鉴赏

这首《摸鱼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团城古松的追忆与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松的形态与精神。

开篇“问苍官、不知其纪”,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古松年岁的思考,暗示了古松的古老与神秘。接着“液波南北萦带”一句,以水波的流动形象地描绘了古松周围环境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喻了古松生命力的旺盛与不息。

“日边楼阁凭高起,拱揖满天霜黛”两句,通过日边楼阁与霜黛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古松所在环境的壮丽,也暗含了对古松坚韧品格的赞美。接下来“凝翠霭。拥一片仙云,宛宛擎车盖”则进一步渲染了古松的超凡脱俗之感,仿佛是云端中的仙物,令人向往。

“柯条未改。又独干孤撑,万针丛缀,韦偃见应拜”四句,通过对古松枝条与树干的描绘,展现了其历经岁月而不衰的顽强生命力,韦偃作为唐代著名画家,此处借韦偃之名,表达了对古松艺术价值的肯定。

“灵和柳,张绪当年故态。华颠仍照人海”几句,将古松与古代文人雅士相联系,通过“灵和柳”、“张绪”的典故,增加了词作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松长久以来为人们所欣赏与赞美的感慨。

“树犹如此人无恙,磊落岁寒同耐”则是对古松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体现了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最后,“君自爱。盼万一河清,遥共苍髯待。巢痕尚在。倘相对轩渠,含元殿下,重倚树潇洒”几句,表达了词人对古松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团城古松的深情回忆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光绪辛卯陈蓝洲丈客武昌,尝梦舟行,两岸节荷叶,閒以疏柳,岸有渔家相款。丈言吾西湖荷花正盛,当归访之。既寤,写图寄其弟谔士丈。丁丑杭州被兵,图失复得,叔通出示徵题,时仲恕将自旧都南还,稚谔亦在上海

扁舟径入。叹岸桃落尽,春已无迹。

密密疏疏,听雨留残,溪光软护寒碧。

红裳翠佩年时事,忽猛忆、段家桥侧。

又屋梁、日影惊人,却照蠡窗正白。分付云林笔底。

惠连定念我,江汉羁客。

笠屐来还,曲港年年,饱领薰风消息。

最怜万绿先秋霣,剩一缕、梦痕重觅。

料对床、相与披图,未免客袍同湿。

形式:

沁园春.喻志韶重游泮水

利市襕衫,八十耆英,一笑重披。

叹池塘犹有,当年荇藻,宫墙留得,何代金丝。

云采前书,霞标后赋,变换桑尘又一时。

流传遍,羡放翁老去,万首新诗。江麋我怅衰迟。

忆湖上难兄共钓矶。

问隍蕉覆鹿,尚余梦迹,岩松栖鹤,未改风姿。

柳暗当门,桃明夹岸,何减商余五色芝。

期百岁,愿更端进祝,劝釂琼卮。

形式:

寿楼春.题项子京象

嗟烟云微茫。忽披图展对,风度清扬。

想见嬉春裙屐,饯秋笙簧。宾满坐,诗盈囊。

是我州乌衣诸王。

漫玉烬沈檀,珠拈宝槵,残迹在江乡。

沧波浅,名山藏。问缃尘锦贉,书阙诗亡。

剩有乌丝题字,紫泥钤章。清閟阁,归来堂。

后世名金陀同芳。倘临睨桃津,尚书赐庄秋草荒。

形式:

沁园春.仲恕南还,得闰盦近状,却寄

秋风起兮,一鹤南飞,问公起居。

道闭门避俗,惟通燕到,近坊行散,不藉鸠扶。

辑略藏山,补题付社,晨幌宵檠倚槁梧。

拈豪倦,忽珠船创获,偶一轩渠。桑榆孰更华予。

阻千里关河雁渐疏。

叹青毡恋旧,憖存绝少,黄■送老,微尚犹虚。

阑倚烟沈,楼惊日落,比拟新亭更不如。

加餐饭,愿岁寒遥慰,贻我双鱼。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