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山络索如盘蛇,长林丰草森相遮。
胎生卵育不知几,千年枭獍争呀呀。
祝明克济总荒忽,漫溯谱系宁非夸。
自从部曲通汉家,曰罗曰卤声?牙。
前朝赐姓岂无意,要使敛迹安锄杷。
如何累世费征讨,竹兵皴脆徒喧哗。
霭翠奢香继宣慰,贵荣邦彦终擒拿。
逆节当身就诛绝,顺命历代犹恣嗟。
呜呼殷鉴夫岂遐,恃险凭陵真计差。
九驿频年蔓杀气,腥风扑鼻尸如林。
纷纷攘臂竞当辙,轮下谁怜磋怒蛙。
渭水西偏接乌撒,树经斩伐初萌芽。
蛮酋若有动摇意,狡兔入窟休离罝。
呜呼颠覆多前车,汉郡山川何陋邪。
这首清代诗人莫庭芝的《诸罗行》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万山连绵,如同盘曲的蛇,长林丰草丛生,隐匿着未知的神秘。诗人提及“枭獍”(比喻凶恶的人或物),暗示这里曾有过纷争和混乱。接着,诗人提到祝明克济(可能指明朝的统治)虽一度强大,但最终衰落,其后代也未能长久维持。
诗中“部曲通汉家”反映了诸罗地区与中原政权的交融,而“曰罗曰卤声”则可能指的是当地方言或习俗。诗人认为,尽管前朝赐姓有控制之意,但并未能真正平息动乱。接下来,描述了历经数代征讨,战争虽激烈,却未能根除问题,反而加剧了杀戮和悲惨景象。
诗人警示,倚仗险峻地形的蛮族首领若心存异志,必将面临覆灭的命运,就像狡兔最终难逃陷阱。他以“九驿频年蔓杀气”形容战争的蔓延和残酷,尸横遍野,人们竞相争夺权力,如同愤怒的蛙。最后,诗人提到渭水西边的乌撒,即使树木被砍伐后仍有新生,寓意即使经历动荡,地方仍有恢复生机的可能。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地方变迁、战争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
不详
幽蹊曲转上层台,亭子凭高四壁开。
度岭晴云当槛落,隔江春树冒城来。
乾坤纳纳间舒眼,风日苏苏数举杯。
安得草堂容懒慢,不辞蓬鬓客中摧。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
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
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既出阴平道,还从塞上来。
相看杂悲喜,握手转疑猜。
大地秋风起,边城画角哀。
干戈方满目,努力济时才。
千佛岩边景物幽,飞仙岭上更堪游。
山青水绿嘉陵道,处处野花开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