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昭应

太乙空存汉武坛,如今无复有祠官。

龙旂凤辇知何处,松柏萧萧夜月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宿昭应》,是明代诗人陈䞇所作。诗中描绘了昭应庙宇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太乙空存汉武坛”,以“太乙”象征古代帝王的祭祀场所,这里指汉武帝的祭坛,点明了昭应庙的历史背景。然而,“空存”二字暗示了这些辉煌的遗迹如今已成空壳,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无奈感。

第二句“如今无复有祠官”,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荒废,祠官本是负责祭祀活动的官员,如今却无人再行此职,更显出庙宇的衰败与冷清。

接下来,“龙旂凤辇知何处”,龙旂和凤辇都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此处借以表达昔日昭应庙的繁华与尊贵。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标志已不知去向,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最后一句“松柏萧萧夜月寒”,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收尾,松柏的萧瑟与夜月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对庙宇衰败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今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91)

陈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发破讷沙

黄沙漠漠雁初飞,昨夜天山探骑归。

一曲哀笳吹晓月,征夫听此尽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宫怨

银瓶寂莫不焚香,帘捲梧桐又夕阳。

别院笙歌嫌夜短,长门无奈漏偏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明惠上人房

閒庭风细落藤花,烟出山房饭煮麻。

头白老僧初定起,一帘飞絮扑袈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汴州闻角

笛声不似角声悲,旧曲新腔世罕知。

正是离人愁听处,汴州楼上夜深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