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竹山

行到山穷处,山穷兴未穷。

路经溪涧远,桥转石岩通。

天趣登临外,湖光览望中。

先贤纪游迹,到此一心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竹山的过程与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首句“行到山穷处”,诗人以“行”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随着脚步的深入,山势逐渐变得险峻,仿佛已经到了尽头。然而,“山穷兴未穷”,这句转折巧妙,表达了诗人并未因山势险峻而止步不前,反而激发了更大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接着,“路经溪涧远,桥转石岩通”,这两句细致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溪涧蜿蜒曲折,延伸至远方,而一座座石桥横跨其间,连接着不同的山岩,既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

“天趣登临外,湖光览望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受。站在山顶,不仅能够欣赏到天空的广阔与趣味,还能远眺湖光山色,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天趣”与“湖光”,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最后,“先贤纪游迹,到此一心同”,这两句则融入了历史人文的元素。诗人提到前人的游历足迹,表明自己在此刻的感受与古人相通,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共鸣,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使得整个登山之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登山者的自然之旅,不仅展现了壮丽的山水风光,还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

顾书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宅

短短溪桥波一曲,野外风光静如沐。

人家半住竹林中,风起家家闻戛玉。

随意看花村复村,村前小坐石床温。

林深恐失来时路,木杪遥山记一痕。

形式: 古风

贯华阁

古院隐檀乐,山门曲径盘。

推窗宜小憩,就饭强加餐。

病鹤同僧瘦,梅花与客寒。

风泉鸣野壑,仿佛玉琴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南禅寺

夕阳来古寺,秋满梵王宫。

塔影澹横水,钟声寒在空。

扫云僧借榻,飞月鹤开笼。

小话出门去,前村灯火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梅里谒至德祠

戎马奔未宁,何暇剪商祀。

岂无传季心,早于无形视。

挈弟来勾吴,端委治周礼。

宁不惜故国,社稷有人在。

君臣父子间,隐德谁堪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