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霫渔阳又北平,时常同住又同行。
于今忽送山东别,两地相思共月明。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送黄大舍回山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大舍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感慨。首句“白霫渔阳又北平”,描绘了黄大舍的行程,他从北方的渔阳一路向北至北平,显示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接着,“时常同住又同行”回忆了与黄大舍共同生活的时光,友情深厚,一同度过了许多日子。
“于今忽送山东别”表达了诗人对突然离别的惊讶和不舍,一个“忽”字透露出离别的仓促和意外。最后一句“两地相思共月明”,以月明之夜象征永恒的友情和彼此的思念,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首诗简洁而真挚,通过空间的转换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无奈,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
不详
偶因送客入城迟,旧院空床旦宿时。
夜半月明山鹤叫,犹疑西阁共联诗。
昔隐谷城山,结巢松树间。
巢深云气密,常有好容颜。
一从离隐所,云袂飘飘举。
手中五粒花,服食生毛羽。
五年在淮南,十年在燕城。
安知赤松子,即是安期生。
朝县白玉壶,夜鍊芙蓉鼎。
春风熟杏田,秋雨鸣丹井。
井香田有岁,人寿已长年。
山中猿鹤怨,迟尔亦未延。
出郭饯所知,行轩枉禅伯。
笑谈讵无人,惋恨余方积。
城寒雨柝迥,月出霜钟白。
宵长梦转孤,迹疏心自密。
浮云本无期,一念即命策。
榜船杨柳根,雨罢溪水响。
深林人未还,白云自来往。
宝殿插崚嶒,松门半古藤。
日斜钟磬发,应有未归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