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凄凉孤馆无人夜,醒也无聊。睡也无聊。

梦隔银河听玉箫。梦回一院风兼雨,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滴尽愁心又一宵。

形式: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孤馆独宿、夜深人静、情绪低落的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哀婉的氛围。

首句“凄凉孤馆无人夜”,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孤独与凄冷,夜晚的寂静更增添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醒也无聊。睡也无聊。”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清醒还是沉睡都感到无趣、无望的情绪状态。这种无聊并非简单的空虚,而是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无助。

“梦隔银河听玉箫”一句,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感受。梦中的景象虽然美好(银河与玉箫),但却是遥不可及的幻象,无法真正慰藉内心的孤独。这不仅反映了主人公对现实的无奈,也暗示了其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梦回一院风兼雨,风也萧萧。雨也萧萧。”这一段描述了梦醒后的场景,风雨交加,不仅物理上的寒冷加剧了内心的凄凉,更是情感上的共鸣。风与雨的“萧萧”之声,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哀伤,同时也象征着外界环境对内心情感的映射。

最后,“滴尽愁心又一宵。”以滴水入人心,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累积与蔓延,一夜未眠,愁绪如同流水般不断流淌,最终耗尽了所有的心力。这一句不仅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也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与愁苦中挣扎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孤馆之夜的孤独、无聊、哀愁与渴望,以及面对外界环境与内心情感交织时的无力与挣扎。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花阴

风扫残红香乱送。冻入钗头凤。

人静独思量,鸳枕鸾衾,昨夜和衣拥。

阑干倚遍无人共。有乱愁千种。

啼鸟最无情,枝上声声,惊断辽西梦。

形式:

虞美人.月夜过陈朗山先生梅窝。老梅数树,冲寒竞放,杂坐林底,清气袭裾。有客倚短竹一枝,雪色花光,随声上下,觉逋仙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若为此地咏者。先生出酒饮客,命记以词

寻幽未觉羊裘冷。寒夜开三径。笛声惊醒翠禽飞。

摇动濛濛香雪一千枝。天风吹上王山月。

照见金杯凸。为谁展画立徘徊。

似有风鬟雾鬓隔花来。

形式:

醉花阴.花田渡口,是当日送刘乐生处

芳草凄迷风色暮。冷落花田渡。

回首七年前,一角斜阳,是我销魂处。

荒堤空剩垂杨树。飞尽溪头絮。

流水最无情,不送春愁,送了春人去。

形式:

减兰

晓寒霜重。睡鸭沉沉香缕冻。关了窗纱。

人比梅花更瘦些。新来病酒。不为伤春憔悴久。

莫忆前宵。独拥寒衾梦不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