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十吟(其三)春郊芳草

春风必有刀,离肠被君断。

春风既无刀,芳草何人剪。

肠断不复接,草剪益还生。

谁人有芳酒,为我高歌倾。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仿佛带着无形的刀,割断了我的离别愁肠。
既然春风没有实体的刀,那芳香的草又是谁修剪的呢?
心肠已断无法愈合,而草儿却能不断生长。
谁能提供芬芳的美酒,为我高声歌唱以慰藉心灵?

注释

春风:比喻温柔的春风在此处带上了悲伤的意味。
离肠:形容极度的离别之痛。
君:此处指引发离别的对方。
既无:表示否定,意为春风并非用刀。
芳草: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何人:疑问,不知何人所为。
肠断:形容心碎、悲痛欲绝。
复接:再次连接,指心肠的愈合。
益还生:更加繁茂生长,形容草的生命力。
芳酒:带有香气的美酒。
高歌:大声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共城十吟·其三 春郊芳草》,以春天的春风和芳草为象征,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首句“春风必有刀,离肠被君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风比喻为割人心肠的利刃,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接着,“春风既无刀,芳草何人剪”反问,暗示即使没有实质的刀剑,心中的愁苦也能让美好的春景变得凄凉。

“肠断不复接,草剪益还生”进一步深化主题,比喻断裂的情感无法愈合,而春草却能不断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最后两句“谁人有芳酒,为我高歌倾”,诗人渴望有人能借酒消愁,用歌声排解内心的苦闷,表达了孤独和期待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抒发离别之情,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共城十吟(其五)春郊寒食

郭外花亦繁,不谓繁华失。

幸非在郭中,不见繁华物。

不寒不暖天,半阴半晴日。

花外鞦韆鸣,月隔鞦韆出。

形式: 古风

兴亡吟(其一)

孙陈李三人,亡国体相似。

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

形式: 五言绝句

兴亡吟(其二)

曹刘孙三人,兴国体相似。

虽然小有才,何复语命世。

形式: 古风

刑名吟

君子多近名,小人多近刑。

善恶有异同,一归与任情。

形式: 五言绝句